任正晓局长出席APEC第三届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长会议 提出“增产与减损并重”的粮食安全政策倡议
9月19日,APEC第三届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0个经济体的农业与粮食部长和有关国际组织约2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粮食安全”的主题进行了积极、务实而深入的讨论,交流了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维护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乃至促进全球粮食安全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出席这次会议并主持了第一阶段全体会议的讨论,就加强粮食流通、减少产后损失的问题作了大会发言,向会议提出了APEC各经济体共同实行“增产与减损并重”粮食安全政策的倡议。
任正晓在发言中强调,危及当今亚太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供给的层面看主要是稳产增产难、产后损失大两大问题。必须在始终坚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切实改善粮食流通,大力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从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当前需要更加紧迫地关注和解决粮食的产后损失损耗问题。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就是节约使用耕地和淡水资源、就是减少农业消耗和排放,就是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大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解决粮食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现实可行、最经济合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任正晓指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始终注重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强粮食产后管理,全面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确保粮食供应,确保居民消费安全。近些年来,针对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国家在节粮减损、反对浪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为农民提供科学储粮培训、新型粮仓和技术服务,到2013年底,为种粮农户配置677万套标准化新型粮仓,使这些农户平均减少储粮损失6.5%。二是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在粮食仓储企业推广使用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有效解决粮食储存防霉保鲜、虫害防治,使粮食储藏损失率平均下降了1.7%。三是引导加工企业减少过度加工,提高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有效降低稻米、面粉加工的口粮资源损失。四是推广散粮汽车等专用运输工具,将传统的包装运输改为散装、散运、散卸、散存“四散”物流,已使粮食运输损耗率平均下降2%。五是倡导全社会树立起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风尚,开展“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的全民活动,使健康消费和爱粮节粮进家庭、进学校、进餐厅。这些节粮减损的行动还在深入推进,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
任正晓表示,面对粮食安全的挑战,APEC及其有关农业与粮食机构都已采取行动,积极推动交流与合作。今年,中国国家粮食局组织承办的粮食安全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PFS)会议,审议通过了APEC粮食安全2020年路线图(2014年版)、APEC粮食安全商业计划(2014-2020)、APEC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行动计划和APEC增强粮食质量安全与标准互通的行动计划。这些文件在8月北京APEC第三次高官会和APEC第三次农业与粮食高级别协商会上得到赞同和支持,在本届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北京宣言》中予以欢迎和支持。
为切实推动APEC粮食安全路线图和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行动计划的实施,任正晓在发言中提出了三点倡议:第一,共同推进亚太地区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的进程。APEC各经济体应当制定和实行“增产与减损并重”的粮食政策,切实实施“APEC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行动计划”,加强各经济体间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技术分享与合作,共同唤起亚太地区人民参与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行动,维护亚太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第二,共同深化亚太地区粮食流通领域的交流合作。亚太地区经济体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粮食流通领域的建设与合作交流,应当主要包括:粮食收储、加工、供应链的技术和能力建设;粮食贸易的便利化;粮食标准的互通;粮食质量安全及有害成分降解处置技术;粮食消费与营养健康。第三,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伙伴关系的发展。本着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各经济体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加强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法律、政策和信息的交流。各经济体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都应当承担起促进亚太地区粮食安全的责任,塑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持久的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注入新的活力。
会上,各经济体对加强区域粮食安全合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形成了广泛共识。会议期间,任正晓与部分经济体的农业和粮食部长进行了交流和会谈,双方围绕深化交流交往、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节约减损、促进粮食流通、共同维护亚太和全球粮食安全等问题,友好而坦诚地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