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众创空间发展进入3.0时代
截至目前,经北京市科委备案的“北京市众创空间”已经达到141家。
北京市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持续优化。
《2015年北京市众创空间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促进“双创”业态从以为草根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及交流平台的1.0模式,到提供某项专业性增值服务的2.0模式,加速向以科技型专业化平台为载体、实现资源开放共享的3.0模式发展,初步形成了完备的创业生态体系。
■郑金武
近日,北京市科委召开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推进会,会上发布了《2015年北京市众创空间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促进“双创”业态从以为草根创业提供物理空间及交流平台的1.0模式,到提供某项专业性增值服务的2.0模式,加速向以科技型专业化平台为载体、实现资源开放共享的3.0模式发展,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创业生态体系。
当天,北京市科委还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及北京市众创空间机构的代表进行了授牌。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及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各区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众创空间达200余家
会上,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北京众创空间联盟以及社会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2015年北京市众创空间发展报告》和《北京市众创空间蓝皮书2015》。
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市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突破4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北京市形成了以“90后创业者”“创业系”“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群体。
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持续优化,已形成了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为核心,技术转移、投融资、知识产权等各类服务机构有机联系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了创业团队(项目)—初创企业—高成长企业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众创空间200余家,孵化器、大学科技园150余家,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众创空间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北京市积极落实国家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发展,促进“双创”业态向3.0模式发展,初步形成以大企业创业平台、新型创新服务机构与创新创业者融合合作,为各类实体企业创新升级的创业生态体系,实现了“双创”业态的迭代演进。
推动“双创”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北京市科委积极引导骨干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创新创业,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更多的双创成果进入实际生产,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批资源聚集度高、服务模式新、专业化能力强的创业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大唐网络、京仪创新港、北方车辆军民融创汇、航天云网等国有企业传统孵化器突破原有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腾讯、京东、小米、用友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开放自身产业生态及大数据资源,建设开放创新平台;硬创梦工场、极地国际创新中心和洛可可设计集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的开放创新平台;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东方中科集成、安捷伦、北达燕园等科研助手服务平台,提供细分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
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通过开放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实验室等资源,推动技术、设备、信息、资本、市场等资源共享,为中小微企业、创客等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当天会议上,北京市科委为16家“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和“北京市众创空间”进行了授牌。截至目前,经北京市科委备案的“北京市众创空间”已经达到141家。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市科委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本市双创工作更好发展;进一步推进双创和科技成果转化紧密结合,提升双创质量和水平,推进专业平台开放共享,更好地服务科技型创新创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各项政策落细落小落地。
“各众创空间、专业开放平台,要能够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立足首都科技、人才优势,围绕首都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集众智、汇众力,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为首都经济提质增效作出新的贡献。”闫傲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