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鸿荣:警惕残保金变成腐败金
日前,有媒体报道,深圳市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民爱中心)原职工举报该中心每年有几千万元经费,支出仅数百万元。随后深圳残联回应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非“三公”经费,没规定要公开,引发社会关注。(6月3日《人民日报》)
对这么一笔残疾人士的补助资金,没规定要公开。人们就不知这笔钱究竟用到了何处,是否到了真正残疾人需要的身上,这是一个疑问。当前,需要救助的残疾人不在少数,而每年深圳都有上亿的残疾金节余。在这么一种形势下,对于残疾人来说,最关键的要需要公开透明。
深圳方面通报称,残保金是以项目的形式申请经费的。看来残疾人是不能直接申请这么一笔资金。就有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残疾金都是民企或者社会组织给霸占了。而有能力申请到这笔资金的企业,一般也会有是些关系的,为了能够多得到这笔经费,不能保证说他们产绝对不会去贿赂财政官员。而在这种不透明的情况下,缺少人们的监督,就有滋生腐败的土壤,腐败几乎是无风险,残疾金就很可能变成腐败金。
要警惕残疾金变成腐败金,一方面需要对这笔资金进行严管。每笔资金用处应当有清晰的帐目。把每一笔经费说个一清二楚。就拿广州来说,,2003年至2009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残保金支出”项下也未设置明细科目。都是一笔糊涂帐,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这样就势必不是残疾的人官员享受残疾人的待遇,会出现资金挪用,中饱私囊及奢侈浪费的情况,难怪当地官员说这是敏感话题。
其实,按照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杨小柳认为残疾金,是公益性质的,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社会公众都有权知情。依据此观点,那就应当公开。这点他们也应当心理清楚,之所以不愿意公开,或者说没有公开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公益项目上划出“特权”,不让公开,生怕把自个发家致富法宝透露出去。
因此,不公开其实也是一种腐败。要让残疾钱真正用到残疾人身上,就需要严管和公开透明,让真正需要这笔钱的残疾人来钱更易,让想伸手挪用这笔钱的官员不敢伸。如果伸了,就需要法律的严管,让“心灵残疾”的官员不敢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