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谈判最后关头谈什么

07.07.2015  10:50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距离7月7日的截止日期只剩下两天时间。各渠道传递出的信息显示,过去几天,各方在一些棘手问题上立场正在靠拢,接近达成共识。

分析人士指出,在此最后关头,谈判焦点集中在所剩不多的几个分歧点上,包括对伊朗敏感设施的核查问题,西方对伊制裁应当取消还是暂停等。

或将分步启动协议

今年4月2日,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经过艰苦谈判,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对限制伊朗核设施规模、分布、铀浓缩能力、核材料贮存等作出约定,承诺将终止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伊朗的制裁决议。

过去3个月里,谈判各方致力于全面协议主体案文和5个附件的起草和细化工作。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正式名称为“共同全面行动计划”,除了主体案文外,5个附件分别为:终止制裁问题,民用核合作,建立监督双方执行协议的联合委员会,有关伊朗先进核技术研发的指导规则,以及限制伊朗铀浓缩规模和能力的具体计划等。

一名外交人士4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双方在未来分阶段启动全面协议的问题上可能会达成原则性共识,协议分步展开的时间框架也已大体理清。

此外,联合国安理会可能需要两个月左右时间通过一项决议,批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正式实施可能要到明年1月以后。

解除制裁基本谈妥

外交人士5日对新华社记者透露,“有关制裁内容的文件基本谈妥,但还有遗留问题”。这名外交人士举例说,双方在欧盟和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是取消还是暂停上存在分歧。

西方媒体援引匿名人士的话说,双方技术专家在解除制裁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有关制裁的附件已经准备就绪,只待各国外长6日做出最后决策。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朗在澄清伊核计划“可能的军事层面问题”上取得进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4日在伊核谈判现场对媒体说,他几天前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今年年底国际原子能机构可以发布报告,对伊朗澄清“可能的军事层面问题”作出评估。

浓缩铀去向大体敲定

根据此前达成的框架性解决方案,伊朗将把现有3.67%丰度的浓缩铀库存从1万公斤削减至300公斤。如何处理多余的低浓缩铀也是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

外交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说,将伊朗多余的低浓缩铀运往国外“已经不是问题”,这批低浓缩铀很可能将被运往俄罗斯保管,双方正在讨论这一问题。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截至6月底,伊朗拥有7537公斤低浓铀。此前,伊朗方面一致反对将低浓缩铀运往国外。 (新华社维也纳7月5日电)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