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军:企业招聘“明码标价”只因得了传染病
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华、北大、电子科大9000元。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么明标价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近日在广东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的一场招聘专场中,深圳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出的技术类新进应届生的薪资标准。可以看到,这个标准按院校等级不同,起薪点不同。(11月23日中国广播网)
深圳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按照院校等级开出的这个薪酬标准,引发对招聘公平性的质疑。其实细想深究,也怪不得招聘企业,他们只是得了一种“传染病”而已。
正像行政机关和事业性单位“唯亲是用”、“唯关系是用”、“唯钱是用”一样,企业单位“唯学历论”不过是与时俱进、学学样子罢了。因此,我们在批评企业单位在人才招聘中的不公平原则时,最好把它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考量,这样既有利于避免无谓的口诛笔伐,更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
企业单位人才招聘不可避免地要与高校教育扯上关系,高校分个三六九等,企业单位自然也要与之相适应。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校的排名对企业的招聘原则起着“导向”作用,因为这种排名实际上已经对高校培养质量和人才质量做出了高低优劣的划分。虽说普通大学一样有英才,重点大学也难免有庸才,但是既然高校已经为人才分出了等级,给出了参数,又何必花费功夫去做“大海捞针”的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呢?对企业这种用人单位来说,“不看能力唯学历”是最保险不过的作法。
“按照不同级别院校来区分应届毕业生起薪,是该公司一贯的薪酬制度,不存在不公平一说。”该企业的这一回应,透露了企业单位人才招聘的适应性原则,而适应性原则往往是基于对现实的考量。离开社会大环境的现实特点去选拨人才,未免太不切实际。网民只看到这种作法的不公平因素就对其大加指责,显然是一种“短视”。
从一本、二本、三本之分,到211、985工程建设,中国高校教育的层级化、标签化越来越明晰。教育层级化不仅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高度聚集,形成资源垄断和特权瓜分,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人才观、教育观,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焦虑。多年来,这种教育层级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不仅使“名校热”持续发酵,高烧不退,也彻底挤兑了“任人唯能”的用人原则,改变了人才市场生态。
因此,教育的层级制度不改革,高校教育公平永远就是一个待解的方程,企业单位人才招聘原则只能一直绕着教育转动。废除教育层级制,缩减“高校航母”规划,或可促使人才招聘回归公平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