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业实习经验成香饽饽 竞聘实习岗就这么难

27.04.2015  23:00

  通过简历筛选和在线测试后,西安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张肖,坐了22个小时的硬座,从西安来到杭州。她在“群面”中脱颖而出,但最终还是在第二轮的单面中败下阵来,结束了这次应聘之旅。虽然没有拿下理想的实习岗位,但张肖还是觉得很值得,“就当给找工作积累经验吧。

  近期,各类企业面向2016年应届毕业生的暑期实习项目相继出炉,不少人希望能通过暑期实习留任;像张肖一样,他们在寻找暑期实习的过程中,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就业竞争的残酷。

  上周,两家互联网界的巨头,恰好选择了同一时间在杭州组织暑期实习面试。

  杭州作为互联网重地,汇聚了大量人才,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纷纷看好杭州的经济与科技前景。两家互联网公司暑期实习面试,吸引了本省和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将在暑假后正式加入应聘大军。

  在A互联网公司的面试等候室里,两块大屏幕密密麻麻写满了学生的姓名和面试地点。两位学生焦急地盯着大屏幕,等待自己名字的出现。他们在大学期间均有比赛和实习的经历,但参加如此正式的实习招聘,还是头一遭,所以不免有些紧张。

  浙江大学电信专业的研二学生韩晓宇同时申请了这两家互联网公司,面试凑巧被安排在了同一天。面完第一家已经是下午3点钟,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B公司的面试现场。

  在B互联网公司的面试现场,钱报记者发现了好几个从外省赶来的“面霸”。所谓“面霸”,指在简历筛选或笔试环节落选后,仍然去参加面试,这在近年来知名企业的招聘中屡见不鲜。

  南京邮电大学的黄同学在等待时不停地翻阅随身携带的本子,里面摘录了她从书本和文章中摘抄的学习笔记,全是关于她“面霸”的岗位——产品经理。她告诉钱报记者,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暑期实习的面试了。

  第一次,她从早上9点等到晚上7点,面试官都没有给她机会;第二次,好不容易得到了面试机会,但在一面的时候就迅速被淘汰了。“那次我们群面的10个学生,最后刷掉了8个。

  黄同学说,竞争是极其激烈的。学生要像游戏里的超级玛丽一样,闯过简历关、笔试关、一面、二面,甚至三面、四面,才能迎来他们的公主——暑期实习。

  而这离通关还远着,被暑期实习项目录取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若想最终获得工作机会,实习期间的表现必须足够优异,并且最好个人特点能与企业相匹配。黄同学说,“据说,去年10个实习生里,只有2、3个最后留下来了。

  无论是A公司还是B公司,都对暑期实习生的录取率讳莫如深。但从诸多学生面试失败的例子来看,这个比率肯定不会很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谢小云说,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暑期实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预览”职场和目标企业的机会,能够在大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之间建立联结和形成反思,本质上这仍然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拥有著名企业实习经历,是大学生毕业求职时重要的简历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