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到201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18名以内;到203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先进行列。这是我省明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如何实现?7月11日,河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决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立足补短板、强供给,精准选择产业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布局:
四大主体功能区各具特色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的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我省提出,贯通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推动四大主体功能区实现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
围绕建设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支持保定、廊坊承接京津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外溢,打造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域。围绕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区,鼓励秦皇岛、唐山、沧州重点发展临港产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绿色钢铁、新型石化和合成材料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围绕建设冀中南功能拓展区,支持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聚集区。围绕建设冀西北生态涵养区,支持张家口、承德加快发展绿色生态、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保障区。
此外,我省还提出,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个以上区域性协同创新重大平台、3个以上协同创新园区、5个以上协同创新基地,京津技术输出成交额中河北占比力争达到10%。
■产业转型:“大智移云”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河北创新
未来,河北将把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摆在创新驱动发展优先位置,制定河北省“大智移云”推进方案,促进产业跨界创新与融合变革。
例如,围绕大数据发展,建设张北、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五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及工业大数据、金融服务、数据开放、云上应用、创新创业、京津冀协同六大创新平台,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完善大数据产业体系。围绕智能化发展,开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汽车、医疗健康、安防等重点领域的产品创新。
同时,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全面部署和业务创新,积极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北斗导航、移动车联网、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等移动互联网产业相关技术、产品(软件)、平台的研发、生产、应用及服务。今后五年,以“大智移云”为引领的信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20%以上。
■企业研发:2020年80%
规上工企设研发机构
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没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为此我省提出,支持企业建立多种类型的研发机构,通过经费配套、后补助或绩效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到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达到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0.6%提高到1.2%,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0%。
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我省将设立1亿规模的“科技创新券”,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购买检验检测、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咨询设计等科技服务;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和分级奖励。
■人才引进:企业引才
最高可获千万元支持
在人才引进方面,我省制定的政策更具吸引力。引进院士驻冀工作的,省财政将给予每人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200万元安家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每人给予200万元至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海内外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我省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的,省财政将给予500万元至2000万元支持资金。
我省还加大了柔性引才力度。例如,支持人才带科研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来冀工作不计时间长短,视业绩贡献可与省内人才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为我省提供智力服务的高层次人才,省财政视贡献情况对用人主体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的引才补贴。我省将设立“全民引才伯乐奖”,为汇聚国内外人才资源提供支撑。
为激发企业引才聚才动力,我省还规定,对企业从省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依据成果产业化程度可给予企业奖励资助。企业用于招才引智的投入包括薪酬等支出实行税前扣除。国有企业引才专项投入成本视为当年利润考核。企业从省外引进或自主培养的国家、省高层次人才,省财政给予企业30万元至50万元奖励资助。对成功入选院士等国家高层次人才的,省财政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资金。
■创新团队:15部门制定16个文件
扶持高层次创新团队
体制机制束缚是制约我省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我省15部门牵头制定了16个有干货、能操作、可落地的配套实施细则,内容涉及赋予创新主体更大自主权、改进科研活动管理方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等8个方面160余条,扶持高层次创新团队建设。
在编制管理上,我省规定,只要不突破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高校、科研院所可以自主进人。在预算调整上,我省提出,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最终结余资金全部留归承担单位使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方面,我省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允许将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通过股权、知识产权等形式,部分让渡给科研人员。
此外,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我省规定,单位以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方式转移转化职务发明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分配。其中,获得的净收益可提取不低于70%奖励给研发团队、成果完成人或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允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后,连续3至5年每年提取不高于30%的转化利润,用于奖励核心研发人员、团队成员及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