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待标普下调中国评级
继国际评级公司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后,9月21日,标普宣布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短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1+”下调至“A-1+”,长期评级的展望为稳定。
标普给出下调评级的理由是,长时间的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的经济金融风险。
不少专家和学者认为,标普评级所采用的理论已然跟不上世界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难以及时、客观、全面呈现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更无法指明中国经济发展趋向。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标普评价,可以把标普的部分判断作为“善意的提醒”,但完全不必削足适履。
下调理由值得商榷
“2009年以来,存款机构对居民非政府部门债权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常常高于收入增速。尽管信贷增长助推实际GDP强劲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但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稳定性。政府近期加大控制企业杠杆水平的力度,有望稳定中期金融风险趋势。但我们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的信贷增长速度仍不低,会继续推动金融风险逐步上升。”标普在新闻稿中如是说。
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告诉记者,标普给出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理由值得商榷。
“标普下调的原因是信贷增速太快,从而削弱了金融稳定性。但这与中国金融结构相关,相比于美国等国家,中国的间接融资比例高,居民、企业通过银行等间接渠道融资需求旺盛。这种金融结构导致中国信贷增速高,但并不必然导致金融风险。比如德国间接融资比重也相对较高,而美国股权投资比较发达,信贷比重不高。”明明说。
他认为,从整个杠杆周期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前居民企业杠杆高,危机后快速去杠杆,现在经济复苏。而中国也有杠杆高的时期,但晚于美国。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大重点就是降杠杆。因为每个国家的杠杆周期不同,所以不同国家杠杆高低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做比较。
“并不是我们的杠杆高就表明经济风险高,只是我们的去杠杆周期比别的国家晚一些。”明明表示,去年底以来,我国加大去杠杆力度,金融业国企、房地产业等都在去杠杆,对居民消费贷款也在控制。相信未来去杠杆会有明显效果,而不是标普预计未来中国信贷继续保持不低的增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与另一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类似,标普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家机构“所采用的理论已经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脱节”,它也没有合理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
“这就好比,标普为每个经济体套上一双同样大小款式的鞋子,继而来审视脚合不合适。”乔宝云说,“但我们完全不必惊慌,更不必削足适履。相反,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泰然处之。”
实际上,标普所提到的杠杆率问题,正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着力研究处理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课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2016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3%,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扭转了连续19个季度上升的趋势;我国信贷/GDP缺口比2016年一季度末降低4.2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下降,表明潜在债务压力趋于减轻。
标普评价中国经济前后矛盾
标普报告称,中国预算体制与金融行业改革取得进展,这些改革有望利好中国的长远经济发展。报告还提到,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允许政策重要性较低的国有企业通过兼并、关闭或违约的形式退出市场,就近期而言,政府还将金融稳定列为政策重点,并采取措施控制公共部门债务。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保持强劲的经济表现,标普报告也给予积极评价,并认为政策制定功不可没。例如反腐行动能改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治理水平,有望增强法治信心、改善民营部门营商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社会契约。
“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可信与有效的,持续的低通胀和对金融行业改革的追求就是证明。”标普报告如是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正面评价中国经济发展,但却下调主权信用评级,标普的评级标准就值得商榷了。这种做法也容易给市场一个不准确的预期。”
不过,尽管下调了主权信用评级,标普也称,未来三至四年,中国将维持其强劲的经济表现并获得改善的财政表现。
“这些评级公司很多情况下是‘后视镜’。”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告诉记者,“问题发生的时候,他们没有注意到,等到问题正在逐步消化解决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关注了。”
可以理解为“善意提醒”
分析人士认为,标普作出对中国“降级”的决定,不会对我国的外资吸引力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包括就业、企业利润、工业增加值等各项宏观数据依然表现较好,更重要的是,我国政府正在持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多项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国际评级机构屡屡出错已经饱受质疑。贾康提到,亚洲金融危机时,穆迪在一天之内将韩国的信用评级下调了11个档次。事后表明,穆迪当时的评级是错误的,并没有预见到韩国未来经济走势,反映的情况也不够真实。
专家表示,信用评级通常采用“顺周期”法,即采取简单趋势外推的方法来作出判断,这是评级不够准确的主要原因,这种短视也忽视了经济周期变化、结构性变化等基本因素。
贾康表示:“评级预测应以‘前瞻性’引导市场行为,结合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走势作出相关预测和判断,是十分关键的评级要领。”
如果以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来看中国经济,标普的报告就更站不住脚了。例如,标普报告将中国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也作为下调评级的一项原因。但事实是,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持续跑赢了GDP增速,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升,6.9%的GDP增速高于去年。正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小组刊文分析的那样,今年上半年增长6.9%与2015年时的增长6.9%相比,有更高的含金量。
与此同时,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标普的降级决定“存在误判”,但该机构指出的一些问题确实可以作为“善意的提醒”,比如在深入推进去杠杆,以及加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方面。(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