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新气象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从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陈炜伟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走过2017,中国经济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稳中向好;迈向2018,中国经济如何破局攻坚、实现更好发展?
夯实向好势头 增长更有底气
今年以来,沈阳机床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独创的i5技术领先市场,i5智慧工厂订单突破10亿元。同是地处东北的中国一重,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一倍多,实现扭亏为盈……
在隆隆冬日里,东北经济释出暖意。今年前三季度,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逐步好转,前9个月辽宁省工业增速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9.3个百分点,从8月起增加值增速转正。近年来相对疲弱的东北经济,正焕发生机。
东北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缩影。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克服风险挑战,实现稳中向好。从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来看,经济增速、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均体现“稳”的态势——
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至6.9%的区间,经济韧性增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双双降到5%以下;11月份CPI同比上涨1.7%,连续10个月保持在2%以下,物价涨幅温和;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逐步回升。
“中国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经济企稳的基础更巩固,风险缓释的态势更明显,质量向好的特征更突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陈昌盛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破浪前行。5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和稳定器。
近日,国际机构为中国经济运行投下“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内四度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纷纷调高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用实际行动“看多”中国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内生质变
位于辽宁的本钢集团,今年1至8月减亏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本钢集团负责销售的国贸公司经理邵剑超说,国家坚决去产能、打击地条钢,让我们的质量优势凸显,打开了国企健康发展的通道。
尝到甜头的不只是本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建国介绍,今年钢铁行业价格恢复上涨,一些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也因此实现了扭亏为盈。钢价上涨是供需关系调整的结果,也是供需双方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良好预期的反映。
党的十八大以来,旨在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坚战全面铺开——受益于“三去一降一补”的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持续深化,不仅改善了行业供求关系,更提升了供给质量,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这也与党的十九大对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一脉相承。
“十九大报告不再提GDP翻番目标无疑发出了明显的信号,中国经济已由以往追求数量转为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路透社发文如此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黑天鹅”现象、“灰犀牛”现象、“木桶”效应等风险,面临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我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明显。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学家刘世锦认为,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关键是切实、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决好这个关键问题,我们才能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开创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发展新局面。
稳中求进布局关键一年
面对良好发展态势,更需稳中知难,稳不忘忧。
从国际形势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近十年后,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阴霾。今年全球经济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复苏势头,但长期发展隐忧仍存。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是在大规模刺激政策等诸多短期措施不断推出背景下实现的,发达国家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一些国家对于国际贸易和投资也采取了不少保护主义措施加以干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从我国发展阶段看,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从近期经济数据看,民间投资增速仍然不高,显示民间投资意愿和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越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越要认识到贯彻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意义。稳是基础、是大局,但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奋发有为。
稳,要稳政策、稳预期、稳信心。会议明确,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引导和稳定预期。
进,要抓住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均被列入明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这些重点工作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向所在。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明年重点工作则是短期任务。谋划长远、立足当下,把握稳和进的关系,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一年,新起点。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不仅要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篇布局,也要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以破局攻坚之势,迈向高质量发展周期。
责任编辑:张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