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记者崔丛丛:人民法院为人民 | 2020记者看法院

13.02.2021  21:40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

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

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要去采访的路上;

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法治中国建设切中亿万百姓所需所急所盼。在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大军中,地方媒体是不可或缺的“地方部队”。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各高级人民法院,邀请地方媒体代表,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报道感言。

崔丛丛  河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记者

人民法院为人民。

一年来,网上立案、开庭;为民司法,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

河北高院一项项创新举措让人民群众更有司法获得感、幸福感,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20  代表作

智慧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

长期以来,有钱不还等执行难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面对千头万绪的执行难题,我省法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大数据等智慧执行建设,让“老赖”无所遁形。

联合惩戒 让失信被执行人处处受限

11月11日中午,高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牛志伟接到任丘市火车站派出所民警电话:失信被执行人曾某在火车站出站时,被派出所民警发现并当场控制。顾不得吃午饭,牛志伟与3名干警立刻赶往任丘办理了交接手续,将曾某带回法院。

曾某的“落网”,归功于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的协助查找被执行人联动工作机制。被执行人躲猫猫,人难找,一直是法院执行工作的痛点。“执行干警有限,案件量大,很难通过法院一个部门解决‘老赖’问题。”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李振洪说,借力公安系统协助查找、控制失信被执行人,只是我省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的一项举措。为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省法院创新工作机制,将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数据推送给省政务服务办,联合环保、教育、民政等33家省直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联合惩戒将有效促进失信被执行人不敢逃债、不能逃债、不愿逃债局面的形成。”李振洪说,目前我省已建立“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在全国率先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推动建立信用惩戒的长效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社会。

据悉,今年以来,我省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6814人次,其中18797人次迫于失信惩戒压力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让失信被执行人在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等多个方面体验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微信小程序 在线获悉执行线索

法官,什么时候能把钱要回来?”申请人刘某某在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法院大厅询问法官杜新民。

我们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你平时用不用微信?”正准备出门办案的杜新民连忙向申请人刘某某解释:“你扫一下这个‘阳光执行’小程序二维码,输入身份证号登录,你的案件信息都在里边,如果发现被执行人的线索和钱财线索,可以随时通过这个向我们反映。这样,你就不用总跑来问进度了。

被执行人和财产线索难寻、执行法官有没有给办事……在案件执行中,申请人急于兑现胜诉权利,频繁地找执行法官询问问题,不仅奔波劳累,更增加了执行法官的沟通成本。

为畅通群众与法官沟通渠道,拓宽执行线索获悉渠道,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打造移动执行平台,依托互联网智慧执行提升执行能力。

据悉,该平台包含三个系统,一是执行干警使用的“智慧执行APP”,二是指挥中心进行指挥调度的“GIS可视化实战管理系统”,三是执行申请人使用的“阳光执行”小程序。

小程序中有‘留言法官’‘线索提交’等服务,申请人可以跟法官沟通案件情况,也能实时给法官提供执行线索,推动案件尽快执行。”省法院执行局综合管理处副处长高亢介绍,申请人还可查询执行节点,随时了解案件进度、执行过程等情况。

同时,法官通过智慧执行APP接收到线索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查、执行。而指挥中心则实时监测针对当事人发的留言、线索,法院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如逾期本级法院指挥中心或上级法院指挥中心就会催办,减少消极执行情况。

刘某某找到被执行人的电话后,第一时间通过“阳光执行小程序”告知法官,法官通过智慧执行APP,及时进行核查和执行,不久刘某某拿回了执行款。

据悉,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移动执行平台自1月14日开通以来,注册账户5183个,上线138万余人次,留痕案件数10520件,取证留痕总数43639个,有效提升了执行效率,节省了法院与申请人的沟通成本。

网络查控 财产处置更高效

7月13日,一笔88万元执行款转入石家庄市高新区法院账户。这笔执行款项能够到位,离不开该院“网络查控”的助推。

原来,我省某医药公司(申请执行人)与泰州某公司有合同纠纷。疫情发生后,申请执行人急需资金投入防疫物资生产,被执行人则一直声称去过疫区尚处隔离期,拒不到庭配合执行。

高新区法院执行局助理法官连佳程说,当时被执行人均在外省,为了保障申请执行人防疫物资生产,该院依法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运用网络查控系统,对五名被执行人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

连佳程解释,通过“总对总查控系统”,一键划拨五名被执行人共40余笔银行存款、微信零钱、支付宝账户,并监控账户进账情况。同时,利用“点对点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其他财产,结合联合惩戒,限制消费、限制出入境等强制措施,推动执行案件的有效执结。

你判我还钱,我也没钱还。”几乎是“老赖”共同的台词。查清被执行人财产成为破解执行难的重要一环。

针对传统查控费人费力的现实,全省法院借力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网络查控,构建财产查控全方位网络信息体系,让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控更快更全。

以往的传统查控跑断腿,如今的网络查控只需点点鼠标就能展开。尤其是今年在省住建厅、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配合下,省法院已建成全省各级人民法院统一使用的、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查询被执行人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和住房公积金信息的点对点查控系统。”省法院执行局综合处四级高级法官崔宪伟说,通过两套网络查控系统,执行人员可以快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不动产、住房公积金、股权等财产信息,并第一时间进行冻结、查扣。线上线下结合,也让财产查控变得更严更实。

据介绍,目前,我省法院与银行、国土、公安、证监等部门完成“总对总”对接,将被执行人存款、不动产、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发出律师调查令5387份,发布执行悬赏公告263份,请求公安机关配合查人找物2631次,案款到账106.32亿元,极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

文章出处: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