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老年人更幸福 年轻人少担忧

30.11.2015  11:48
  “一天两块钱,管吃管住,老姐妹们天天在一块儿唠嗑、跳广场舞,一点也不闷。村里大夫给免费检查身体,生活费不够的村里也给掏。”66岁的李凤英,是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王集乡南张庄村的普通村民,2014年初,搬进了村里新建的互助幸福院安享晚年。在这里,还有与她情况类似的6户12名老人。这些老人每人每天只需要交纳两元生活费,取暖费、水电费等不足的部分则全都由村里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河北省阜城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外出打工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在农村,则形成了以孩子和老人为主的“留守村”“空巢村”,无人照料的老人也成了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牵挂。

  建桥乡西多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全村共有村民五六百人,年轻人多在外经营彩钢业务,空巢老人、鳏寡老人的养老成了问题。据村党支部书记多国元介绍,2013年末,该村在外企业家多跃刚捐资50多万元建设了能容纳30人的西多村幸福互助院。院子里有10多间房,有专人照顾老人,现已有20多人入住。

  “在互助幸福院里比在家里强多了,又方便又干净,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真是不错。”刘秀才老人说起搬到幸福互助院的好处赞不绝口。

  “最初我们以王集乡南张庄村和建桥乡西多村为试点建设的互助幸福院,现正在全县各村推开,目的是让村里的老人相互照应,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少一份担心,更放心地做好工作。”阜城县民政局负责人孙中正说。目前,阜城县已经建成大约300个互助幸福院,既有全托式的,也有白天聚在一起娱乐聊天、晚上各自回家休息的半托式互助院。

  阜城县的农村互助幸福院既有由老人子女出资一部分,村集体拿一部分,民政部门借助上级的政策扶持一部分建设而成的;也有由在外企业家捐助建设而成的。凡是在村里无劳动能力,且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的老人均可入住。入住互助幸福院的老人因体力原因不能下地劳动的,结合土地流转政策还可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大户种植,从中获得的承包费用于补助自己在互助幸福院的生活。

  赞语

  衡水阜城探索的养老新模式,其关键就在于转变观念:以老助老,老有所养;以老娱老,老有所乐。不仅把老人当做养老对象,更把他们看做是养老主体,不离乡土也能安心养老,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