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6.10.2018  14:03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这一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部委名称中,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健康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担当。这也是卫生健康领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深刻认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丰富内涵

  国民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健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到隆重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从印发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一步步深化、系统化、具体化。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根本要求。我们党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彰显了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价值,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集中体现。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卫生健康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全局之中统筹谋划,制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配置公共资源时优先安排,专业人才培养时优先保障,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水平和可及性。

  “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行动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强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既是对世界健康发展趋势的主动顺应,也是对健康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一种新健康观。新健康观大大超越了传统的疾病防治范畴,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健康作为制定实施各项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力求将各种健康危害因素降到最低。

  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遵循。方针是管总的,要同一定时期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事业发展发挥了根本性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总结国内外经验,科学分析国民健康面临的复杂形势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个方针同新时代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这条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旨:一是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健康根基。这个目标要分步骤实施,每个阶段都与国家整体战略高度契合、紧密衔接,发挥支撑作用。二是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决把中央关于卫生健康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三是根本动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利益关系和矛盾,以自我革命精神,破立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四是依靠力量,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卫生健康服务和深化医改“两个主力军”作用。五是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开展卫生健康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制订国际标准、规范、指南和协议,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从源头维护人民健康的创举,标志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在维护国民健康方面实现了划时代的进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根本价值取向。

  全方位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跨领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要健全卫生健康法律制度体系,协调加快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将政府、社会和个人关于健康维护和促进的责任明确下来,将深化医改的实践成果固定下来。深刻理解中央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战略意图,突出健康、人口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点职责,强化规划、执行、创新和保障能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和深化医改提供更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制订促进全民健康的行动计划,实施一批维护健康重大行动。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开展国家卫生城市评价、拓展健康城市(村镇)建设。研究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动态跟踪推进,保障任务落实。

  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精准干预。继续实施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大“三减三健”行动覆盖范围,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制订颁布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启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在此基础上,面向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群体和农民工等高风险人群提供预防治疗康复服务。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医疗照护制度,建立完善生育支持和家庭发展政策,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开展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测,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面向重点疾病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和主要疾病负担。针对疾病谱这一变化,继续优化防治策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发生和流行。以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建立服务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癌症防治3年行动计划,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治疗、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工作。实施《重点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有效控制和消除地方病危害。对传统传染病要继续加大防治力度,对新发传染病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继续规范开展预防接种服务,确保接种安全。

   三、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始终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坚持用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解决突出矛盾,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健康权益。

  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前,深化医改进入由打基础转向提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的重要时期。要坚定医改的理论、原则和路径,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把更多精力聚焦到抓落实、见实效上,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药品零差率后续补偿措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区域分开,以县医院建设为抓手推动城乡分开,以病种为抓手推动上下分开,以三级医院日间服务为抓手推动急慢分开。科学规划、布局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三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专利药谈判,多措并举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四是建设综合监管制度,加强行业全要素全流程监管,进一步创新治理模式和问责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五是协调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调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质量安全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要以实践检验、基层评判、群众认可为标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启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推动基层服务模式由间断性服务逐步转变为连续性、责任式健康管理。二是启动改善医疗服务新3年行动计划,全面建立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制度,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三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临床诊疗相关规范体系,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四是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落实分类救治策略,做好9种大病集中救治,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政策,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

  加强人口发展健康战略研究。人口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民族复兴大业。加强“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评估和人口形势监测分析研判,做好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对策研究,着力完善政策法规顶层设计和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建立健全”要求,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和显示度。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协作攻关,提高重大疾病临床疗效。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专科专病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诊疗技术和炮制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构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卫生健康治理水平。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放权力度,不断优化社会办医环境。二是加强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癌症等重大病症防治攻关,启动科技创新2030健康保障工程,加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强化医教协同,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重点开展区域、全球及多双边卫生健康国际合作,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协议落实。积极参与健康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谈判,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孙春兰在福建调研
孙春兰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扎实推进医改政策落地见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医学专家团志愿服务健康扶贫行动启动
   省医学专家团志愿服务健康扶贫行动启动 中国新闻社河北分社
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甘肃举行
  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10月11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