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历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

14.08.2015  14:01

  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瑞海公司的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发后,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一行立刻赶往现场。从13日凌晨1时到上午8时,记者分头奔赴事发现场和各大医院,亲历天津滨海爆炸事故。

   “周边的物流场都引燃了”

  凌晨1时,记者来到爆炸事故现场附近、跃进路与北港路交汇的地方。在记者前方大约500米处,有一个国际汽车物流园。现场火舌翻腾浓烟滚滚,小型爆炸声不断,不时有消防车和警车在身边呼啸而过。在记者所处的位置,聚集了不少在起火地工作居住的人。

  在这个国际汽车物流园旁边开食杂店的王莹,抱着一个大约三岁的孩子和邻居站在一起。王莹告诉记者,她家的食杂店是一处用集装箱改造的房子。“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我们的集装箱房子整个就毁了;随后,就是长时间一连串像是鞭炮声一样的爆炸声,爆炸把周边的物流场都引燃了。”

  爆炸中,王莹家有两名家属受了轻伤,都已经被迅速送往医院。王莹虽然被吓得不轻,但放心不下家里,她抱着孩子待在现场,想看看情况如何。

  “这里平时就有消防队常驻,消防检查十分严格,即便是对我们这种小店也严得很,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现场,不时有伤员从工地走出来。周围聚集了几十名闻讯赶来的附近居民,看到有伤员出来,便自发上前搀扶。在附近工地上干活的老刘头磕破了,脚上也受了点伤;他穿着拖鞋浑身是土和血,一瘸一拐从现场走到封锁线外。有居民立刻迎了上去,将老刘扶上了早就等在路边的私家车,立刻赶往医院。

   “不用登记交费,随来随治”

  凌晨1时,记者分头赶往收治伤员较多的几个医院。“不用登记交费,随来随治,伤势重的优先。”塘沽医院一位现场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在受伤群众集中的泰达、塘沽、港口三所医院,虽然到处都是伤者和忙碌的医护人员,但救援仍有条不紊。

  塘沽医院的一位医生说,事故发生后,我们用最短时间将医院骨科、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大夫全部召回医院,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置。记者在医院缝合室看到,虽然伤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皮外伤,也有人鲜血直流,但大家仍很有秩序,在门外排起了长队。

  在泰达医院的急救室,记者见到了来自石家庄的货车司机李先生和他的爱人。他们昨天晚上运送一车工业胶到天津港,准备第二天早上卸完货回河北。他的货车停放在天津港7号门附近;爆炸发生时,他和爱人正在车里休息,爆炸震碎了玻璃,李师傅的双腿和双手均有不同程度的擦伤,他爱人王女士右眼受伤。“幸亏路上有一个好心的面包车司机把我们送到医院。”

  在医院的救治大厅,爆炸中幸存的人惊魂未定,找不到亲友的人泣不成声……一名20多岁的消防员受了轻伤,但由于救火时被烟熏了,说话难以连贯,口中不停地念叨;“别管我,我伤得轻,其他战友比我严重;里面太黑了,全是烟,什么也看不见。”

  截至13日18时,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导致50人死亡,住院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1人。

   有一群人和我们在一起

  13日凌晨4时许,记者看到新滨海义工协会的刘国梁,在塘沽医院帮助运送伤员、协调秩序。刘国梁说,他是新滨海义工协会的一名成员,这次事故发生后,他们协会的微信群里立刻有人发布消息,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力所能及地帮助伤者。

  “我们群里面有志愿者大约300余人,事发当晚大概有一百来人到现场,基本上接到消息的,能赶到的都来了。”刘国梁说,这一百人中,有的在事故现场附近用“爱心车”运送伤员,有的在受损情况较重的小区和伤者集中的医院协调秩序、接送伤员、提供救助;下一步,他们还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争取给受伤人员最大的帮助。

  除了这些有组织的志愿者之外,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走出家门,自发聚集到医院和事故现场,来帮助有需要的伤员和家属。在塘沽医院的咨询台,前来登记献血的市民络绎不绝。有市民专门组成了“爱心车队”,接送志愿献血人员前往采血点。医院的一位医生举着一叠登记单、红着眼眶告诉记者,从事发到13日凌晨3时,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六百余名群众前来登记献血。

  有市民专门买来了成箱的饮用水向人们免费发放,有市民则送食品到现场……凌晨5时,头部受了轻伤的7岁男孩小宇吃了热心市民送来的一盒炸酱面后,在家人的怀里静静睡着了。

  1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事发现场几公里外的开发区第二小学。这里已经成为一个临时安置点,有大约30余顶帐篷,安置了一些伤员和几百名被疏散的工人。“您还需要什么?水还是吃的?”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挨个帐篷询问。校门外,十几名志愿者在疏导交通,大门口则有更多的志愿者有组织地安排发放相关物资。

  救援还在继续,志愿者们也仍在路上来回奔波。他们与受灾的人们在一起。(参与采写记者:付光宇、李鲲、张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