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06.11.2015  13:14

 

  

      11月6日上午,由国家民政部牵头,京津冀三地省、市政府在北京召开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河北省副省长姜德果、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福海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天津市民政局局长曲孝丽在《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河北省政府督查室主任于清华、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许祯科出席了签字仪式。  李立国部长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一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其要义是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民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任务,需要三地民政部门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明确在协同发展中的职责任务,积极探索跨区域民政事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为民政事业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对于如何推动京津冀民政事业合作发展,李立国部长提出了五点希望。 第一, 要突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这方面,三地民政部门已经做了一些具体协商,已有部分养老服务项目在河北动工。北京、河北还协商确定将长期滞留在京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在京流浪精神病人、在京流浪未成年人等转移到河北省相对空置的救助机构安置或救助。今后,随着人口的转移,民政领域的社会福利服务、社区服务、地名服务、殡葬服务等公共服务要及时跟进,实现转出地与转入地的有序衔接和密切合作。 第二, 要明确三地的职责任务。北京作为疏解方,要按首都疏解要求,有序推进相关疏解工作,切实缓解首都压力。河北要强化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协作,承接好疏解事项。天津要结合实际,做好相关重点领域的疏解与协同工作。三地要强化全局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加快发展减灾救灾、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民政事业,实现三地优势互补、资源互助,增强协同发展合力。 第三, 要着力破解制约三地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老年人异地养老方面,目前跨区域的医疗保险、养老服务补贴及优惠政策对接机制尚未健全。要积极与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协调,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并推进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探索建立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向实际居住地养老机构发放床位运营补贴、给付服务补贴机制,完善北京市老年人到河北、天津养老就医服务政策,解除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后顾之忧。 第四,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公平竞争、择优选用,在疏通首都功能中,提高民政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效率,激发三地民政事业协同发展活力。在非基本养老服务、选择性殡葬服务等领域,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服务质量、环境比较等多种杠杆,引导和促进消费者跨区域选择服务。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策制度对接,在政府购买服务中探索面向三地社会组织开放承接资格,支持三地有实力、有信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连锁运营。要构筑跨区域的“三社联动”新格局,助推跨区域开展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慈善救助等。三地民政部门要同步做好有关政策及标准制定、服务监管等工作,推动建立健全政府跨区域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制度,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拓宽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的途径。 第五, 要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强化对接、务求实效。要注重项目带动,做到服务对象转移到哪里,相关项目、补贴、保障费用、优惠政策和绩效评估就跟进到哪里,把协同发展事项落实好。要积极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调处机制、资源互助机制等,形成三地规则对接、政策互惠、资质互认、资源互助的融合发展局面,促进京津冀民政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河北省副省长姜德果代表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翻开了新篇章,必将给三地的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和便利,必将对三地民政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河北省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各项工作也都迈上了新台阶。但与京津相比,河北的民政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河北省将以签署本次协议为契机,学习借鉴京津两地民政工作的先进经验,围绕协议商定事项,加强与京津对接合作,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共同促进京津冀三地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

  京津冀三地政府、民政部门的有关人员和部分新闻媒体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