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效应下的易县:工业园多闲置 项目推进缓慢
河北保定,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古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启动,处于京津冀核心的保定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地产、工业、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各路资本的追逐。
京津冀一体化的效应同样渗透到保定下属的县城,譬如易县,其称将打造成京津产业转移和央企战略合作的重要地带,“筑巢引凤”作为主政者的思路,并谋划了一个合计66296亩的经济开发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业园占了大片土地,并以各类工业园区名目立项,但后续建设却如蜗行。
同样,易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始升温,当地政府将易水湖列为承接北京功能转移的重要平台,但项目同样进展缓慢。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土地指标受制之下,京津冀区域新一轮土地开发热亦暗潮涌动。国土资源部近期新挂牌督办的两起违法用地案件中,就涉及地方借京津冀和产业园概念违法占用农地。
工业区大多处于闲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访河北保定易县时发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下,当地规划的大型工业园区,大部分地块处于闲置状态,项目建设缓慢。
距离县城以南30公里处的易县经济开发区,正是为京津冀打造的工业园区,2009年开始规划,总规划面积12.65平方公里。但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明晰之后,开发区面积已扩至44.20平方公里,合计66296亩。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开发区沿易水河畔布局,河两岸都是规划中的园区。目前,整个园区已被切成几个方块,其中部分地区已经打上围墙,但围墙内仍是一片荒地。当地村民说,“这里面很适合作练车场。”
河北易县经济开发区办公室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易县经济开发区距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交通四通八达,“今年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后,咨询的企业相当多。”
“如果企业的投资意向比较强烈,符合园区的标准,我们可以联系给其征地,但企业得符合产业园的要求,尤其是不能有污染。”他提到,工业园区不占用农业耕地,大多是荒地、沙滩地等,但这些地还需上面批准。
如今,这片工业园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其中,位于东高村附近的地块是一个较早规划的工业园,村口附近的广告牌显示:这块地为某航天民品产业园项目,占地1000亩。
记者看到,沿易保公路两边的农田已围起了铁丝网,里面只有荒草和未收走的玉米杆。而此项目至今迟迟未开工,上述易县经济开发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证实,经济区刚刚起步,项目虽然落地了,但还没有开建。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由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效应,催生了易县的圈地热,项目没上,地先圈着再说,圈的多,闲置的也多。即使没有项目,也可以坐等土地升值。”
易水湖项目受质疑
易水湖(又称安格庄水库)距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1958年利用四周高耸山势修建的一座水库。水面面积1.8万亩,国家二级水质。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出台,易水湖已列为承接北京功能转移的平台,今年初以来,从保定市到易县政府已多次召开易水湖旅游项目推进工作大会。
易县政府出台的 “易水湖项目2014年近期工作责任分工”显示:旅游建设与管理工作组、征占流转工作组、搬迁安置工作组。其中,征地和搬迁是工作的重点,具体工作分配到县政府各部门及乡政府,并规定完成时限。比如,3月底完成小桂林山场流转,4月10日前完成生态护堤用地流转,以及开工建设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
这也受到沿湖周边村民的质疑,他们提到,其他多地景区的规划并不是把湖区村民赶走,而是带动当地百姓一起发展。
如今,易水湖边的金坡村和新东古村的耕地和山地均被征走,耕地每亩补偿价格是41500元,而山地的价格则低至每亩5元。这些被列为征收之列的耕地和山地,均划上白线,这些村庄涉及易水湖周边的东固县村、西固县村、金坡村等所有村庄。
记者获得的一份金坡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 “山场流转委托书”显示,金坡村112国道以南山场同意委托村委会统一流转给三利集团,租用本户经营山场流转期限50年。
据了解,易水湖项目由三利集团负责开发,这家早前以毛纺织造业为主的企业,如今在易县成立了三利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用于易水湖项目的开发工作。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0年,易县政府引进三利集团开发,易水湖旅游项目总投资167亿元,区域面积6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3万亩。易水湖项目管理处主任陈世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京津冀概念出来之前,三利集团就在运作这个易水湖项目。
不过,易水湖项目推进工作一直不愠不火。沿湖多位村民告诉记者,三利集团有圈地嫌疑。位于东古新村的金龟码头是易水湖开发较为商业化的地带,村里只有几家农家乐,进入景区门票30元,有游艇等水上项目。当地一位知情者表示,“易水湖旅游热就在这几年兴起,现在京津冀一体化启动,土地价格至少翻了几倍。”
对于目前三利集团在地方开展的项目进展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三利集团,工作人员以不方便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
5月21日,记者又亲自到三利集团所在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称:“我们是招商引资企业,易水湖开发是政府主导。我们不接受采访。”
陈世鹏也否认了企业圈地的质疑,他说:“易水湖项目开发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
用地指标存难题
事实上,无论是在易县工业园区,还是在易水湖旅游项目,地块征收后,但是项目进展却缓慢。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热潮下,地方政府承接产业转移所需要的土地指标,大多显得捉襟见肘。易县当地一位官员说,“现在土地指标很紧张,工业用地不可能一下子下来。”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曾表示,“十二五”期间,河北省预计全省建设用地需求在275万亩以上,用地缺口在60%左右。而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后,各种产业园区雨后春笋般兴起,像保定整合了原有的17个园区,又新谋划了17个,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园区达到34个,总规划面积达1149平方公里。
公开报道称:保定市一年的项目建设用地至少需要8、9万亩,但能拿到的用地指标不足20%,分配到保定各区县的用地指标就更少了。
因此,建设用地指标是地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河北官员也公开呼吁要求增加建设用地指标、适当放宽现行用地政策。
易县县长刘杰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的用地指标问题,并将“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重点,争取用地指标”列入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中。
上述开发区负责人士说,事实上,企业的入驻有个过程,要经过洽谈磨合,办理手续、签字等,从项目洽谈到落地一般要一年多时间,这个过程可以办理土地指标,“指标问题倒不一定影响企业入驻。”
在经济下行、财政压力等背景下,招商引资、上项目才是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按易县政府规划:今年重点抓好续建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加快部分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部分项目前期手续,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此,经济开发区还成立了专门管理办公室,凡入驻开发区的项目,均由开发区负责代办、领办各种手续,为项目建设“清障护航”。
有专家认为,河北等地确实存在一定的用地需求。华中科技大学贺雪峰教授认为,北京的产业要转移到河北,如果不考虑适当增加河北的建设用地指标,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方面,地方增加建设用地的冲动,也常常会为违法违规占地埋下隐患。天津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白向东公开表示,需要警惕地方新一轮土地开发热潮。目前地方城市正处于承接北京产业和功能转移的兴奋期,各类开发区“建设了一堆”,盲动势头值得关注。
最近,国土资源部近期新挂牌督办的两起违法用地案件中,就包括河北省鸡泽县曹庄乡政府借京津冀和产业园概念违法占用农地案。有业内人士分析,“没有用地指标,又急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就容易造成违规违法占地。”(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