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建生态廊道构造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

27.07.2015  12:51

  21日,北京市园林局详解了京津冀未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具体内容。首次提出了“国家公园”概念,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同时,三地将构造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

  

  未来几年,北京市将在绿隔建设、中心区绿化、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设、新城城镇绿化和山区生态功能提升等方面实现“率先突破”。力争到2020年, 使北京市林木绿化率达到60%,比现在增加1.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43%,增加两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增加0.6个百分点;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增长11.2%。

  打造“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倡议和组织下,已经成功召开了三地“十三五”规划编制对接会议和资源数据信息共享联席会。通过建立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空间结构布局。

  雾灵山、海坨山等地的生态环境跨越了京津冀的行政区划,依托这一周边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三地将整合京津冀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共同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如在雾灵山区域,可依托河北省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雾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在海坨山区域,可依托河北省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在百花山区域,可依托河北野三坡、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新建及恢复湿地超万公顷

  北京市将以大兴新机场、2022年冬奥会等重要区域为重点,在与燕郊、香河、廊坊、固安、涿州相接壤的通州、大兴、房山等相关区域,进一步加大 造林力度,形成京津保地区大规模生态过渡带。到2020年,使北京平原地区森林湿地与天津、廊坊、保定三市规划建设的森林湿地有机连接,形成京津保地区大 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

  到2020年,在与天津、保定比邻的房山长沟、琉璃河,大兴长子营、青云店,通州马驹桥、张家湾、西集、漷县及北运河通州区域,新建湿地 3000公顷;在张承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永定河、潮白河、官厅水库区域恢复湿地8000公顷,使北京市湿地保有量达到5.4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提 升到3.31%。新增大兴长子营、北运河2处国家湿地公园,使北京市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到5个,60%以上湿地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将构建平原生态廊道骨架

  绿色生态廊道是一个城市或区域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框架,三地生态廊道只有互通互联,才能形成科学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

  北京会重点对贯穿全境并通向津冀的30余条交通干线和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等四条重要水系进行绿化建设,其中重点加大九大楔形绿地的 建设力度,使交通干线每侧形成宽度在5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全面提升绿色廊道生态防护林质量和景观效果,并与津冀绿色廊道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构建平原 生态廊道骨架。

  此外,以协同推进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建设为重点,三地要持续实施水源保护林建设。按照相关安排,加大张承地区密云、官厅两库上游重点集水区生态水保护和修复支持力度,重点推进环京六县绿化建设,到“十三五”末完成规划100万亩的造林任务。

  5年后北京市民出门500米见绿地

  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低端产业,目前各区县推动拆迁还绿,力争将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后腾退的土地更多地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北京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城市绿地2300公顷,让城市85%的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到公园绿地。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北京市会继续在平原地区推进绿化造林建设,到2020年新增林木绿地38万亩,使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形成环绕城市的大尺度城市森林。

  对区位重要、成带连片的城市森林,建设开敞型郊野森林公园,重点建设东郊森林公园、潮白河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南扩至市界)等30处,提 升平原地区森林服务功能和宜居水平。通过进一步增加森林湿地面积,全面落实平原地区“两环、三带、九楔、多廊”规划布局,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森林景观 体系。

  多区县实现拆迁还绿

  ●朝阳区西直河石材市场100多万平方米拆迁腾退后,80%的土地将实现规划建绿。

  ●丰台区花乡羊坊村绿隔区域,去年以来已完成100余万平方米拆迁腾退,下一步将全部实现绿化。

  ●海淀区“三山五园”园外园片区近14平方公里将实现绿隔地区的集中连片绿化。海淀区东升乡双泉堡地区腾退出的106公顷土地将实现绿化。

  建设亮点

  环三大区域构建国家公园环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介绍,为提高北京的环境承载能力,打造宜居城市,未来将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据悉,此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初步计划是通过整合京津冀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体 系。如雾灵山区域,可依托河北省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雾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海坨山区域,可依托河北省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在百花山区域,可依托河北野三坡、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

  带京津冀湿地群将实现连接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北京将以大兴新机场、2022年冬奥会等重要区域为重点,在与燕郊、香河、廊坊、固安、涿州相接壤的通州、大兴、房山等相关区域,进一步加大造林力度,形成京津冀大规模生态过渡带。

  到2020年,使北京平原地区森林湿地与天津、廊坊、保定三市规划建设的森林湿地有机连接,形成京津保地区大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

  开展永定河、北运河、大清河、潮白河沿线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020年前,在张承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永定河、潮白河、官厅水库区域恢复湿地 8000公顷,在与天津、保定毗邻的房山长沟、琉璃河、大兴长子营、青云店,通州马驹桥、张家湾、西集、漷县及北运河通州区域,新建湿地3000公顷。

  使全市湿地保有量达到5.4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提升到3.31%。新增大兴长子营、北运河2处国家湿地公园,使全市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到5个,60%以上湿地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廊绿色生态廊道互通京津冀

  绿色生态廊道是一个城市或区域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框架,是城市重要的绿色通风廊道和生物多样性通道。

  市园林局表示,北京市将重点对贯穿全境并通向津冀的30余条交通干线和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等四条重要水系进行绿化建设。

  通过加宽加厚、改造提高河道和干线道路两侧绿化带,使交通干线每侧形成宽度在5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重要水系每侧形成宽度20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并构建1000-2000米宽的绿化控制范围,并与津冀绿色廊道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共同构建平原生态廊道骨架。

  养修复西北部生态涵养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环京6县绿化建设将重点推进,整体构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建成京津冀区域第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以协同推进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张承地区密云、官厅两库上游重点集水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持力度,加快荒山治理进程,重点推进环京6县绿化建设,到“十三五”末完成规划100万亩的造林任务。建成京津冀区域第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北京将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对主要分布在门头沟、房山等5个区县的10万亩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恢复生态植被。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