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展开多领域合作 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28.12.2015  00:42

据新华社石家庄12月26日电(记者齐雷杰)25日,京津冀三地19家毗邻的基层法院共同签署文件建立法院执行联动机制,并提出了逐步向京津冀执行办案“同城效应”迈进的目标。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三地部门间建立机制化协作关系的又一新进展。

记者梳理发现,一年多来,三地在交通、环保、产业、教育、医疗卫生、民政、工商、海关等多个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起常态化、机制化的合作关系,协同效应正日益显现。

去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2年来,三地在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享、产业转移协作等方面实现良好开局。河北打通了京昆、京台等连接京津的高速公路800公里,津保高铁即将通车,北京新机场、京沈客专、京张高铁等开工建设。三地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生态过渡带建设、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造林增绿等成效明显,凌云化工、北京现代第四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河北。

在交通、生态环保、产业3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外,京津冀三地在教育、医疗、旅游、海关等方面合作也全面推进。京津冀实现了通关一体化,在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合作办医、法院执行联动、民营企业合作、人才工作、民政事业、人大立法、教育协作、旅游等多个领域,三地有关部门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建立起常态化的沟通协调、工作协作机制。

除了省际和省级部门间的合作,京津冀一些毗邻区域也主动加强沟通协作。一年多来,北京、天津和廊坊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针对人才工作、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工商联等领域主动对接合作,协同效应正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