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时:三地积极推动三大领域率先突破

07.05.2015  13:42

  

  擎动京津冀-擘画新蓝图-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启动(央广网发 王美中摄)

  

  在毗邻京津的保定市,京津冀生态过渡带建设规划正在起步实施(央广网发 孟晓光摄)

  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回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一年来,三地积极推动三大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产业升级转移正在积极进行。

  在津保高铁建设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架设承力索,电气化工程作业已全面展开,预计年底将建成通车。中铁六局津保项目部经理郝建国告诉记者:

  郝建国:建成后保定到天津只需40分钟,石家庄到唐山只需两小时。

  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也步入正轨。廊坊市规划局副局长要根明透露,以新机场为核心,河北将建设包括廊涿城际在内的环首都城际铁路环线,北京廊坊两地还考虑建设首条跨行政区的地铁或轻轨线路。

  要根明:这个想法已经纳入到新机场的规划当中,也就是说将来多种的交通方式有可能会对廊坊的整个西部、廊坊整个主城区的带动,都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新的带动。

  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大交通圈已经初见端倪,而一直令人头痛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也取得了新成效。2014年,京津冀率先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预案和联动响应机制。目前,三地控煤、压产、治扬尘,控尾气多项工程开始全面推进。

  保定市市长马誉峰:保定市区集中供热率只有30%,500多台小锅炉散布在各个角落,所以到冬天到处冒烟。今年我们制定了空气污染治理十大攻坚战,制定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一定要使空气质量有明显好转。

  携手共建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空间也已成为三地共识。马誉峰告诉记者,京津保生态过度带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马誉峰:按照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体化、政策机制一体化的的概念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形成跟北京天津两个城市相连、绿廊相通、绿环相绕的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未来三年,北京还会以每亩投资1000元的标准,对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上游的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实施40万亩生态水源林建设项目,以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及两大水库的水质水量。

  4月3日,备受瞩目的北京现代第四家整车生产工厂最终在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尘埃落定。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能落户到河北,将对京津冀经济的协同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我觉得它是一个高端制造业的代表。

  长期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一直是各方利益博弈最激烈的领域。对此,北京市与河北省尝试用市场化手段突破产业转移中的利益纠葛难题。

  唐山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说:我们成立了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要增资扩股,把这个公司建成我们这个实验区开发建设的主体、招商引资的主体、临时管理的主体,成立了协同发展的基金。

  在京津冀共同努力下,三地产业合作发展每天都在发生喜人的变化。今年一季度,河北省与京津合作项目达1787个,同比增加156个,从京津引进资金达519.6亿元。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