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世界瞩目下迸发中国解题新思路
3月8日上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河北代表团、北京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河北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代表说,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工表示,北京作为迈向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一个率先主动通过减量发展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转型发展的超大型城市,要更加自觉、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房价高涨,河北、天津毗邻北京的地区,却长期处于经济落后、资源失血、发展滞后状态,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合理调配区域资源,平衡优化产业布局,乃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方法。
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随后,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全部印发,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张承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四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奋力开拓。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正迸发出蓬勃活力。
大协同、大发展,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河北、天津疏解,从而实现北京的“瘦身”,消解过大过胖的压力,由后者来承接部分产业,弥补经济产业落差,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先进带动落后地区。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逐步显现,各项数据均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人口规模调控初见成效,2014年起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保持增量、增速“双下降”,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是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北京市“瘦身提质”,“高精尖”经济结构逐步构建,天津市“强身聚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河北省“健身增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持向好态势,2017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近10%。
京津冀一体化得到切实推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样板,亦为其它区域经济提供了发展和治理经验,可以起到推广、借鉴的效用,让更多区域经济壮大起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区域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区域内部将由竞争关系转变为协同发展关系,从而改变过度争抢资源、比拼政策底线的做法,进入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强调的是抱团合作,需要各地政府同心同德,以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环境保护为优先考量,建立区域统一、公平、公正的发展模式,鼓励创新精神,为区域经济探索健康发展模式,让更多人享受到发展红利,共同迈向新征程。(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