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医保未来全面互联互通

25.12.2014  10:35

■河北230余家医疗机构“联姻”京津

■京冀谋划在崇礼建创伤急救中心

□本报首席记者 王凤伟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与京津建立医疗合作关系的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达到230余家;廊坊、保定两市被确定为京冀中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试点;京冀谋划在崇礼建创伤急救中心;三地正在推进医保和新农合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省卫计委昨天就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情况召开媒体通报会,省卫计委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朱会宾介绍了相关情况。

将北京大医院专家请到河北

据省卫计委统计,全省前10位转诊病种中,仅三级医院和环首都14县(市、区)二级医院,每年转诊量就达1万人次以上,几乎全部流向京津。仅张家口一地,去年在北京各级医院住院的患者就达2.3万。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报告指出,北京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达70万人,其中外来病人约占1/3。河北最多,约占23%。

鉴于此,我省将在保、廊、秦等地规划相对集中的行政区,以临近首都、交通便利的市县为重点,支持驻京医疗机构通过合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形式疏解到河北。变“被动输出”为“主动疏解”。目前省卫计委已与国家有关部委、京津卫生计生部门、医疗卫生单位等进行了对接,初步拟定了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着手研究制定《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

据透露,目前京冀两地已确定筹建“崇礼县创伤急救中心”,该项目已确定了建设地点、时限、规模、进度,完成了可研报告,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和前期规划。廊坊市、保定市已先后被确定为京冀中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试点,按照双方达成的意向,两地将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学科专科建设、疾病防控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家门口可问诊京津医疗专家

朱会宾介绍,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230余家与京津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包括:京津专家定期来我省坐诊、带教;建设远程会诊中心;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开展人员培训、进修及科研项目合作等。

通过这些合作,我省相关专业诊治能力也将获得进一步提升,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京津专家高水平的服务,即使转诊京津相关合作医院也能获得优先就诊的便利,如河北省儿童医院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后设立了医疗国际部,由集团派驻专家和开展远程会诊,实行“病人不动、专家移动”的就诊模式;同时,设立“绿色通道”,危重患儿可直接入住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病房。

今后我省将转诊率高的前10个病种作为重点,每个确定3所以上医院,依托京津技术支持,打造特色专科基地。此外,还将以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河北医大四院、河北医大二院等为重点,努力打造重症肌无力、肿瘤、神经内科等一批具有我省特色优势的临床重点专科。

三地医保和新农合推进“互联互通

对于京津冀三地医保患者普遍关心的“异地就医 即时结算”问题,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推进三地医保和新农合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但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目标是京、津、冀医保和新农合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三地信息核查、数据传输、即时查询、网上结算等功能。”该负责人介绍。

同时,河北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已于2013年底接入国家卫计委信息平台,系统测试主要功能合格,已具备与北京市新农合系统联通的基本条件。

下一步,我省将建立省、市、县3级平台,北京市和天津市建立市、县(区)2级平台,分别接入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实现三地全面互联互通。建立对参合人员异地就医信息、医疗费用即时查询功能,最终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