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京津冀一体化石家庄有优势 距北京远了点

25.06.2014  02:13
  

2014搜狐焦点财智中国峰会系列报道 全面解读京津冀一体化

   (原标题:北京产业外迁 优先考虑石家庄)

  今年的楼市拐点声音不断。在2014搜狐焦点财智中国峰会(石家庄站)——财智企业家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虽然目前楼市成交量下降,但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目前中国楼市约有8000万人的刚需在观望。

  此外,在论坛上,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也就经济增长、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演讲。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陈国强

  未来像北京、天津外迁的产业,包括央企或者一些科教文卫方面的机构外移可能会重点考虑石家庄,因为它的城市发展基础不一样,其他的环北京周边的县市和石家庄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之上。

   秦虹

  京津冀一体化需由区域核心城市来提出并力主推动,才容易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过程将会十分漫长,且效果不明显。

   王小鲁

  虽然,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像石家庄、保定、承德这样一些城市离北京相对来说“还远了一点”。

   石家庄优势独特 吸引北京产业外迁

  陈国强表示,石家庄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制约了石家庄自身优势的发挥。

  比如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与北京、天津在行政上处于不对等状态,发展差距也比较大。尽管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但经济总量与唐山相比有一定差距。

  此外从地理位置来说,保定、廊坊距离北京较近,这种地理位置优势比石家庄更明显。

  不过,陈国强指出,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优势也是独特的。京津冀一体化中,将实现交通的一体化,这将会弥补石家庄地理位置上的劣势。

  未来在京津冀的互动或者协同发展里面,石家庄自身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出来,尤其从地产视角来看,环北京地理的优势会更加突出。

  “北京是一个超大城市,超过两千万人了,但是北京周边还没有形成一个互相联系、有机协同的这样一个城市群体系。”王小鲁认为,虽然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像石家庄、保定、承德这样一些城市离北京相对来说“还远了一点”。

   协同发展应先打破区域割据

  陈国强指出,未来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中,石家庄如何扮演好领头羊或者试验田的角色,最关键的是找准定位,克服短板,真正在未来区域的整合中起到应该起的角色。

  王小鲁认为,未来京津冀一体化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不过重要的不在于用行政力量去造城,不在于靠政府的力量去建设城市,而是在于打破区域割据,用行政力量互相协调,做好各项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包括各项公共服务,为这个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才有可能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秦虹总结,其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经验,最重要的局势两条,一是要在有效的城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二是通常来讲,核心城市、发达城市或者发达的国家提出并力主推动区域发展一体化,它的成效比较容易显现,进程容易加快。所以这个事情能不能形成,关键看最发达的城市它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推动这个事情的愿望和措施是不是很得力,否则的话这个过程相对会漫长一点。

   京津冀一体化下房价先行?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出台,相关举措的推进,像保定等河北的一些县市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市场波动,房价先行、地产先行的状态,对于像河北区域来说,这到底意味着是一个阳光大道,还是不可持续的路径呢?

  对此,陈国强认为,“地产机遇优先,或者说地产先行,房价先行的路径恐怕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路径”。

  秦虹则表示,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提出来,对相对落后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产生一个上涨的预期,这种上涨的预期能否得到维持,关键得取决于下一步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如果京津冀一体化如愿顺利推进的话,就能实现预期,如果一体化的进程不能顺利推进,就一定会造成这个市场涨跌起落的变化。秦虹提醒,对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预见性,因为房地产行业是先行行业,反映的是预期。

  王小鲁指出,京津冀地区如果和珠三角、长三角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从城市集群分析,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各自有一批百万人级别的大城市,形成了一个城市群结构。珠三角和长三角各有中心城市,同时又有一批相当规模的城市作为支撑,但是这种情况在京津冀地区就显得很不足。

   关键词:低增长率

  “在我看来未来两三年,有可能维持比较低的增长率,7%左右,甚至低于7%是有可能的。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小鲁

   未来两三年增长率可能较低

  王小鲁表示,短期经济增长率低一点,不是不可承受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能不能长期持续。而要保证长期持续,现在就不能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拉动短期增长方面,而是要重在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

  他指出,需要改革有很多,比如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对资源配置的干预,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还需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改革。最后还有行政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关键就是所谓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一个合理分配的格局。中国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各项改革能不能顺利推进。

   关键词:楼市刚需

  “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这些购房需求正在受各种信息的影响而观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秦虹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不能低估

  秦虹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与当前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2014年24岁到28岁人口约有1.2亿,其中约8000万人在城镇。2014年39岁到49岁的人,在人口总量中占比高、总量大。这部分人目前工作稳定,储蓄率较高,改善住房的需求旺盛。

  秦虹认为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调整之年。她判断这个调整是一个窄幅的波动,不可能有深幅调整。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取决于个人按揭贷款,特别是首套购房资金能否稳定,如果能满足需求,房地产市场就不会出现更多下降的态势。

   关键词:楼市新阶段

  “未来中西部城市,包括更多三四线的城市会吸引更多企业的进驻,所以市场版图、重心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 陈国强

   房地产版图、重心将变

  陈国强认为,从发展模式来看,未来的住房市场会形成双体系、多层次的格局。

  从需求的主体、需求的特征来看,首次置业者与改善型置业者会成为住房的主流需求。从行业的变化格局来看,未来市场业态将更加多元化,非住宅业态包括商业地产等复合业态会占据更多比重。

  此外,陈国强指出,未来中西部城市,包括更多三四线的城市会吸引更多企业的进驻,所以市场的版图,市场的重心在未来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