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京津2个直辖市与河北省坐一起有俯身感觉
(原标题:京津冀一体化 箭在弦上)
早有计划
6月的第三周,艳阳高照,南开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中国学者正与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交流,这样的情景在中国的大学中常见。只是这一次,会议的主题新鲜到冒着热气。“京津冀一体化”,不经意间,这个词汇已经深入人心。
“关于三地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发展的课题我们在多个方面进行过研究,只是现在变得更加有实际效益。”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李兰冰告诉新金融记者。
记者获悉,关于三地一体化领域的多个报告已经形成,并递交到天津以及相关部门。
不止天津,北京、河北两地有关机构同样在做着类似的规划,新金融记者了解到,更高级别的智库成立,并开始工作,一体化方案已经形成,并正在发改委进行最后的协调,6月底可能会正式出台。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16日介绍,各部门对京津冀全面调研已经结束并形成了报告,目前起草班子正在进行规划和文件起草工作。
京津冀,三个以同样拼音开头的地方,共同构成了中国华北版图的主体,却长时间内未能形成区域发展合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融合度相比,落差明显。
“早在10年前的2004年,发改委就组织三地协调会议,确定一体化思路。”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张贵的印象中,一体化的想法早已有之,学界曾经走在政府的前面。
当年2月,春节刚过,在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的组织下,京津冀三地代表在廊坊坐下来,共同面对地区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并由三地发改委联合签署了《廊坊共识》,正式确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思路。
根据该协议,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布局整体协调成为最主要内容,并计划在此基础上,逐渐启动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将会议地点选择廊坊,同样显示了组织者的细心。“廊坊地处京津之间,行政上隶属河北省,到北京和天津的距离比到石家庄近了很多,三方都有主场感。”
然而在当时,由发改委的某个司局牵头的协议,在规格和效力上的局限显而易见。“国家发改委当年启动过规划工作。主要是天津和河北积极性比较高,北京的态度一直很暧昧。这与北京的城市定位有一定关系。”张贵介绍,“北京是首都、天津是直辖市,河北则是普通的一个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动员力度上明显要低一些。两个直辖市与其坐在一起难免会有俯身的感觉。”
与此同时,有人认为,关于三地的融合,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和更大的范围。最早开始的概念是从环渤海转换过来,已经有30年的历史,当时的相关机构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那个时候首推的是珠三角,这个概念未得到重视。
“后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都是在一省之内推出了自己的发展规划,而且在一省范围内更容易协调,因此在环渤海区域,京津冀之间的合作变得更为迫切。”
京津冀一体化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格局,三地真正融合在一起却经历了多年的博弈,政府层面的利益纷争之外,学界上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什么时候提出这个概念并不是最关键的,如何落实才是最需要关注的。”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李兰冰认为。
双城记?
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群的空间优化和质量提升任务艰巨,而京津双城的协调与配合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前,天津就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上海并肩,那时候北京至少在经济发展上比天津落后,平津战役先解放天津,北京才能和平解放。”天津社科院一位工作人员感叹,“天津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在京津冀一体化中要找好自己的位置。”
“几十年都是京津沪的叫法,怎么现在变成了北上广?天津去了哪里?”在天津的一次讲座上,曾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赵启正这样发问。
从更广的维度上追溯,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由来已久,双方各有攻守,只是在1990年以后,天津才开始发现被拉开距离,并急起直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天津人均GDP率先突破10万元大关,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北京和天津,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地带,而且在城市空间结构中也处于核心位置,京津之间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联系紧密度远大于和其他城市,是决定和影响整个区域增长的重心和经济中枢。由京津冀三地学者共同完成的《京津冀蓝皮书》称,2012年,京津两地的城镇人口比例分别达到了86.2%和81.55%,而同期河北省的城镇人口比例仅为46.8%。
在这一区域内,北京和天津是发展的两极,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明显,李兰冰介绍。
经济学家马光远同样认为,目前京津一体化的普遍做法是将北京淘汰的产业迁移到河北,以解决北京人口拥挤、水资源紧缺和污染问题,这样的京津冀一体化是违背这一规划的设计初衷的。“围绕北京周边的河北有一个贫困带,这个贫困带是怎么形成的?”
“北京作为首都出现极化现象,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和资金,这与北京当时的城市定位和发展进程不无关系,因此早年北京与周边城市合作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张贵表示,“逐渐显现的大城市病和环境问题在三地的合作中间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合作不能是简单的产业和污染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