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拥有500年历史的“京东第一大集”在哪儿?

19.06.2015  11:22

五百多年前,这里是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清朝末期,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京东第一大集”;如今,这里是辐射华北的全国十大小商品市场。

鸦鸿桥地摊市场资料图。(玉田宣传部 供图)

路传驼铃响,水送摇橹声”,这是人们对鸦鸿桥这座古镇商贾云集场景的生动描述。玉田县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张树云介绍:“驼铃响是从内蒙古一带的骆驼队把内蒙古的特产运到鸦鸿桥。摇橹声就是指水运,通过还乡河水把鸦鸿桥的商品往外运,外地商品往鸦鸿桥运。” 

鸦鸿桥建设管理委员会市场科刘全(左)向河北电台驻邢台记者站站长杜岩卿(右)讲述鸦鸿桥市场的变迁(高丽红 摄)

鸦鸿桥镇位于玉田县城东南还乡河畔,始建于唐宋时期,因还乡河上曾建有一座大石桥而得名。鸦鸿桥建设管理委员会市场科刘全说:“‘鸦鸿’两字是两种水鸟,鸭是鸭子,鸿是鸿雁,野鸭子和鸿雁在这里生息。咱们还乡河这地方富饶,也很美,所以起名叫鸭鸿岗。后来把鸭字改成乌鸦的鸦,鸦鸿岗从此得名叫鸦鸿桥,一直沿用到现在。” 

鸦鸿桥日杂及鞋类批发市场(玉田宣传部供图)

鸦鸿桥从明朝成化年间开始设集,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到了明末清初,作为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的鸦鸿桥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商贸重镇。清朝末期集市达到顶峰,因而赢得了“京东第一大集”的美誉。每逢集市日,鸦鸿桥镇的5条主街上都摆满了各种商品,有泥塑一条街、铁器一条街等等。

张树云说:“最具观赏性的是卖钢针的,他左手拿着木板,右手拿着5根钢针,一边甩针,嘴里还哼小调,等他把钢针甩完了小曲也唱完了。这时候他把针放下,拿出一个更大针,然后往铜板上扎,不把铜板扎透了不算能耐,扎透了以后再把针拔出来,针尖仍然锐利如初。” 

集市上的客商主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鸦鸿桥第一家商号就是浙江人开的。张树云说:“原籍浙江金华董时亨来到鸦鸿桥。到鸦鸿桥以后,他觉着这里是一块宜居、宜商的宝地,所以就在这落地生根。此后不久,又有几位董氏族人来到此地,他们联合开办了一家当铺,这也是鸦鸿桥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家商号。” 

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玉田宣传部 供图)

董氏家族敢为人先的经商之道,是鸦鸿桥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启发着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抓机遇、抢先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鸦鸿桥一直是露天大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鸦鸿桥镇从那时起就一步步推进小商品市场变身。先是从地摊到棚台,而后由棚台变门市,市场面积在逐步扩大,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2002年,这里入选了全国十大小商品交易市场。

河北电台驻邢台记者站站长(中)、王杰(右一)在国红童装店内采访。(王杰 供图)

在鸦鸿桥小商品城二楼西头,国红童装店的老板张国红正忙着招呼客人。她做服装生意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见证了市场从棚台到门市的蜕变。

张国红:“1991年就过来的。

记者:“最开始多大呀?

张国红:“最开始1个摊位。

记者:“现在多少摊位?

张国红:“现在15个摊位。

历经两次华丽变身的小商品城,并不是鸦鸿桥人变革的终点。从对接京津两大市场需求着眼,鸦鸿桥镇提出了东商西移、提档升级的战略,在镇西部先后建起更为现代化的昌升商贸物流广场和国际商贸城。

2010年从小商品城搬过来的孙晓燕讲述新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杰 摄)

昌升商贸物流广场(玉田宣传部 供图)

在昌升商贸物流广场,记者看到的是宽敞的道路,道路两旁是一幢幢崭新的两层店面。振虎电器老板孙晓燕是2010年从老市场搬过来的,她说与老市场相比,新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晓燕:“这里环境好,停车方便。我们经营的全是品牌,跟老街的定位也不一样,(业务量)每年是10%递增。” 

目前,鸦鸿桥市场占地面积已发展到1500亩,形成了以四个商贸小区和九大专业市场以及众多沿街门店为主体框架的综合市场。鸦鸿桥镇人大主席王安乐表示,他们正在建设仓储物流园区,努力实现商贸与物流融合发展。

王安乐:“举全县之力,建设鸦鸿桥市场。谋划一个占地365亩、总投资2亿元的现代物流园区,征地已完成,准备本月底开工。” 

鸦鸿桥市场的一次次变身升级,让在这里经营的老板们充满了信心。

鸦鸿桥国际商贸城凯新日杂经理王晓龙:“发展前景肯定是新市场取代老市场,我买了三个商铺,这是一个,那边两个更大,肯定是有信心,生意肯定是越做越好。

(河北电台记者宋书深、王利贺、杜岩卿、王杰、高丽红,唐山台记者韩志强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