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新枝绿苗齐生发
“有中生新”抓升级 “无中生有”促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新枝绿苗齐生发
长城汽车排名上升18位,新奥能源排名上升19位……7月14日,在《财富》杂志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我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企业排名迅速上升,折射出全省转型发展的一道曙光。
长期以来,我省形成了资源能源依赖型经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矛盾突出,这种结构不改变,环境就好不了,经济效益就提高不了。结构调整成为河北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2013年5月6日,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把工业转型升级列入四大攻坚战,提出要立足“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无中生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决心把河北的产业结构调优调强。一年多来,我省全力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大文章,传统产业“老树生新枝”,新兴产业“绿苗”茁壮成长,河北结构调整开始展现出新气象。
保持战略定力——
紧紧扭住调结构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化解过剩产能,推动河北走绿色崛起之路
截至10月中旬,淘汰炼铁产能671万吨,淘汰水泥产能2813万吨……这是记者从省工信厅得到的消息。与此同时,其他7个行业的淘汰过剩产能任务正在196家企业中加快落实,河北淘汰落后和压减过剩产能工作强力推进、势头不减。
在稳增长任务艰巨的态势下,河北积极淘汰落后和压减过剩产能。这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我省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优化结构的决心和力度。
钢铁、水泥、煤炭、玻璃这些传统产业,都是河北的当家产业。但这些传统产业在带给河北辉煌的同时,也给河北带来了“两高一低”的产业结构。
这种结构给河北带来了巨大压力。2013年以来,我省频频遭受雾霾袭扰,而“排放”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钢铁、石化、建材、玻璃等传统产业占到全省工业比重的八成,主要为资源型产业,对煤炭依赖性大,我省消耗了全国1/12的能源,但仅创造了1/20的GDP,1/34的财政收入。
传统产业四大行业环境治理使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化解过剩产能抑制这些行业的增长。据省环保厅的测算分析,治理雾霾采取的措施,直接影响全省GDP约2.25个百分点。调结构,全省经济正经历伤筋动骨的考验。
“紧紧扭住调结构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要走绿色崛起之路,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能翻烧饼。”省委省政府对此态度明确、决心坚定。
化解过剩产能动真的、碰硬的、来实的,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去年以来,我省两次开展“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周日行动”,共压减炼铁产能1127万吨、炼钢产能829万吨。7月14日,沙河市集中爆破拆除了10根玻璃生产线烟囱,共淘汰玻璃产能1060万重量箱。上半年,全省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粗钢下降2.9%,水泥下降1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4.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09%,化解过剩产能成效初显。
二次创业发力——
立足“有中生新”,让传统产业变大优势为强优势,变不干净的产业为干净产业
6月14日,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作会上,两家“大块头”企业格外引人瞩目。它们一个是冀东发展,一个是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
资源—产品—废弃物,一般的水泥企业,工序走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但在冀东发展集团生产水泥工序上,废弃物后边又加入了一个再生资源环节。正是这一招,让冀东发展可以综合利用砂岩尾矿、高炉矿渣等十余种工业废弃物,人们眼中的污染行业企业变成了城市“清道夫”。
同在唐山,曾因污染严重而濒临搬出市区的唐钢,实施了规模空前的流程再造和厂区环境综合治理,腾出空地全部绿化,成为全球吨钢占地面积最小、绿化覆盖率最高的钢企,被中钢协专家评为“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
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了同一个道理:通过生出新工艺、新产品、新的竞争力,传统产业的大优势能够变成强优势,不干净的产业可以变成干净的产业。
钢铁、水泥、煤炭、玻璃等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如今,随着我省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传统产业面临化解过剩产能的艰巨任务,按照既定的目标,到2017年,我省要淘汰6000万吨钢、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炭、3600万重量箱玻璃。
“压减过剩产能的目的,不是不要传统产业,不是削弱传统产业,而是要使传统产业更精更强。要把压减过剩产能的减法作为加法做,实现减量增效。”省委省政府强调。
立足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全省各地主动作为,抓住新工艺、新产品、新产业不放松,推动传统产业向着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加快迈进——
“二次创业”启帷。作为传统工业大市的邯郸,连续实施三年千项工程,鼓励每个规模以上企业新上一个重点项目,目前已新上项目1032个,投资达到1990.5亿元。
园区升级助力。传统产业集中的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21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园区80%的企业实现互为市场、互为原料,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多条产业链实现横向耦合、纵向闭合。
企业创新“加码”。河北中玻新材料有限公司创新工艺,生产的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能让原来只能卖到13元/平方米的原片玻璃身价陡增四倍。这样的创新事例,不胜枚举。
防止产业断崖——
加快“无中生有”,把发展新兴产业的加法当作乘法做,打造我省后续支柱产业
从全省范围来看,传统支柱产业的产能压减下去,会不会造成产业断崖?
高碑店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实践恰恰回答了这个疑问——近段时期以来,世界研发窗用系统的权威企业德国莱口公司来了,欧洲最大的窗用五金和密封材料制造公司梅森博格公司来了……国际门窗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将投资目标共同指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京南小城。
“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高碑店市在缺少资源、人才的情况下,搞起了节能环保门窗产业,目前已和30多家国外企业签约,吸引这些企业在这里扎根建厂,由此打开了世界之“窗”。7月份发布的河北经济半年报显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2.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5%,比一季度快了10.8个百分点。
把发展新兴产业的加法当作乘法来做,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对河北工业的传统印象。过去,一提起河北,人们脑中浮现的是钢铁、水泥、玻璃等“傻大笨粗”的产品,而现在,河北的生物制药、新型锂电池等产品开始崭露头角。
常山生化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生产标准远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享受国家发改委的单独定价。欣意电缆生产的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包含80多项专利技术,质量水平世界领先。晨阳工贸的水漆产品,不挥发任何有害有机物,还可以屏蔽放射性元素,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这些新产品,不仅大大提升了河北企业的形象,更折射出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令人欣喜的变化。
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把产业项目搞上去,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把结构调优调强,最终要靠产业项目。致力于把结构调优调强,各地一批提神带劲的产业项目涌现出来。
石家庄市河北中博汽车有限公司年产2万辆新能源客车项目,从签约到出样车,只用了11个月时间,创造了石家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的最快速度。沧州市入列省重点项目的中重冷轧材料公司高端冷轧板、华晨海洋医药等9个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到7月份已经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2%。
如今,我省重点支持的100家潜力大的新兴企业正在茁壮成长,24个国家级和20个省级新兴产业基地正加快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正绿色崛起。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