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业、园区:京津冀协同创新迈出关键三步

23.09.2015  11:41

  从早前零散的企业间跨地域扩展对接,到以产业难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突破,再到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的创新生态辐射带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已迈出企业、产业、园区的关键三步,让更多创新活力驱动三地协同发展。

  “超级自行车”搭起两地“创新桥

  9月,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处写字楼,乐视体育副总裁李大龙正和团队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新产品上市。乐视的新产品“超级自行车”计划在10月量产销售。

  过去的一年,乐视体育团队用互联网基因改造自行车,打造的“乐视超级自行车”受到消费者追捧。8月产品开放首批预约购买,短时间内就获得49万用户预约。

  乐视超级自行车受到欢迎的背后,实际上是京津两地创新链条的协同效应使然。

  乐视将找寻生产环节的视野放在靠近北京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天津。团队与正在谋求转型的天津飞鸽自行车厂一拍即合。

  “双方很快就确定合作,在天津注册合资公司,开始将超级自行车从构想变为现实。”李大龙说,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超级自行车的三款车型正式出炉。

  双方合作中,北京乐视有近30人做自行车研发,天津飞鸽则专门负责产品生产。合作中,先进的思维和产品理念也提升了当地产业的传统生产工艺、操作技艺。

  实际上,利用北京的互联网产业及研发优势,天津的先进制造产业借此融合,探索出区域内创新企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技术创新破解产业“大难题

  京津冀三地产业间谋求创新也正在升温。三地围绕钢铁产业的协同创新聚焦“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难题,则是最新的协同创新例证。

  日前,北京市、河北迁安与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成一项重要共识:北京的数十项先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将走进迁安,为河北钢铁产能“大户”解决节能减排难题。

  这种基于产业“痛点”的协同创新是京津冀三地的必然选择。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说,钢铁产业是河北重要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的要求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而北京拥有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需要找到用武之地。双方可以依靠科技手段实现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技术突破正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北京承担起的重要职责。

  而在北京中关村的优势创新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中,包括神雾集团参与河北钢铁厂58座炉窑的新建和改造,科净源、广联达、海林节能联合河北冀商联合会等发起设立20亿元规模的河北省环保产业基金等,一大批以产业为聚焦的协同创新成果正为三地协同发展注入活力。

  一座科技园促区域“创新生态”再升级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最丰富密集的区域,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以“园区”为链条,带动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及创新创业生态走出北京,辐射津冀。

  在天津滨海,已经有132家中关村企业在天津设立子公司,注册资金接近24亿元,将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品牌基因辐射京津两地。这些企业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目前,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创客总部、YOU+国际青年社区、36氪、亚杰商会等一批中关村创业服务机构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

  在政府示范带动下,大型园区运营企业也纷纷布局京津冀。中关村发展集团结合天津宝坻区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际融合,重点发展以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装备、智慧物流、创业服务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已全面启动,起步区6.9平方公里正推进建设。规划占地800亩、主要用于聚集和发展智慧环保产业的“水上硅谷”项目建设初具规模,一期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完成,二期40万平方米主体建设已经启动。

  (据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 李峥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