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围绕做精做优做强全面推进产业升级系列报道之一——煤炭产业:新思维新举措强身健体
开滦集团围绕做精做优做强全面推进产业升级系列报道之一
煤炭产业:新思维新举措强身健体
近几年,市场低迷让煤炭行业遭遇寒冬。据统计,2014年,全国煤炭产量约35.88亿吨,煤炭企业亏损面超70%。有人甚至用“熬冬”“冬泳”来形容煤炭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价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开滦集团煤炭产业深挖内潜,深化提质降本增效工作,保持了经济基本平稳运行。
行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有专家分析,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还难以改变,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行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替代能源发展,为产能过剩的煤炭行业带来发展隐忧。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使国内主要用煤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明显回落。
进口煤抢占我国市场,依靠成本优势,大量进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国内部分煤炭企业在成本上无法与进口煤竞争而亏损。
如果用辩证的眼光看,企业的发展同人的成长一样,经历磨难,才会使其抗击打能力变得更强。因此,当前困难重重的形势,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何以解困 唯有创新
面对新挑战、新课题,集团公司煤炭产业不等不靠,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敢于突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式,以新思维、新举措强身健体,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煤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做好加法。巩固提高商品煤量这一基础,全面强化生产组织,发挥生产潜能,确保充足的商品煤量。进一步推进“四自”经营工作,通过改革机制,激发基层单位发展活力。
——做好减法。通过节支降耗、技术革新等工作,降低成本,减少消耗。筑牢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基础,进一步优化采掘布置,简化、优化生产系统,减少工作面个数,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高效集约化生产。
——做好乘法。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推进“大精煤”战略落地,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做好除法。加大“两化”融合力度,推进减人提效工作,提高人均效率;强化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降低成本,打牢企业发展根基。
在集团公司的战略版图上,煤炭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眼前的新问题决战——集团公司煤炭产业上上下下提振信心,勇于创新,用勇气和智慧迎接挑战。
“微”利好带来发展正能量
煤炭资源税费改革,取消煤炭进口零关税,煤企限产……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层面有关煤炭行业的利好不断出台。频发的利好起到了提振人心的作用。
集团公司领导在2015年“两会”上强调,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必须适应新常态,树立新思维,落实新举措,推动企业扭亏增盈和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煤炭产业各单位将坚持多措并举提高煤炭质量,增强新常态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坚持多点发力,找准制约成本的关键环节和问题,实施倒推成本管理,深挖潜力,合力攻坚,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大的环境不是朝夕之间可以改变的,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要从点滴做起,挖潜增效降成本。”采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语。
此外,集团公司煤炭产业将全面推行市场化精细管理、倒推成本管理、ERP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优化要素配置降成本……可以预见,集团公司煤炭产业越来越“精细”。
新常态下,煤炭产业竞争模式有所转变。相关专家建议,煤炭行业市场竞争应升级转变,让利争市、以量补价等传统的市场竞争手段逐步减少,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和保持市场供需平衡将成为必然方向。
健全和完善现代煤炭市场化交易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是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题中之意。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建成31家区域性煤炭市场交易中心。炼焦煤和动力煤期货合约也分别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与中国太原、东北亚、陕西、秦皇岛、徐州、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形成的“6+1”煤炭市场合作机制也将为煤炭供需企业自主交易搭建平台,节约交易成本。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