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互联网 长虹领航工业4.0“智造”时代
在即将到来的工业4.0浪潮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为家电行业价值最高的企业,尽管长虹并没有刻意向工业4.0靠拢,但不知不觉间已成为工业4.0的“排头兵”。过去几年间,长虹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信息化变革,推动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最终却和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殊途同归,自然而然地走到从制造转向“智造”的道路上。长虹过去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工业4.0的引子。
融入互联网 打牢“智造”根基
业界专家认为,“工业4.0”意味着未来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向定制化、分散化、融合化转变,逐渐打破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的边界,使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融合化促进服务型经济。
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不久前,长虹宣布把“进一步融入互联网”作为自己的近期目标。在长虹看来,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工具,现在互联网已经渗透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长虹将利用互联网来改变产品形态和商业形态,进一步融入互联网,形成长虹新的竞争优势以用户为中心,用互联网工具实现商业价值、消费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长虹制造将全面升级为“长虹智造”。一般而言,工业4.0是信息化与制造业不断深度融合的结果,也就说,只要信息化建设到位,那么工业4.0的门槛将被大大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长虹似乎就应该置身于工业4.0时代,因为信息化恰恰是它的优势所在。数据显示,长虹核心和非核心的业务IT化率达到75%以上,信息化建设逐步向包括军工集团、美菱集团等大产业推进,实现信息化的覆盖率达100%。而长虹借助智能管理系统平台,打破了产品设计和制造之间的天然鸿沟,大幅降低设计到生产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为“智造”夯实了根基。
挺进工业4.0 迎接全球工业变革
事实上,智能制造一直在长虹的智能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与绝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不同,长虹的大部分生产线,包括电视、空调、冰箱、小家电等,全部是长虹独立设计。因此,对于无人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个性化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上,长虹的经验异常丰富。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过程,幸好,长虹似乎天然具有这样的基因。据长虹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潘晓勇介绍,很多年前长虹引进第一批国外生产线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趣事:“我们引进了一条日本的生产线,只买了一条,其他全部是我们自己仿制的。当时日本专家都不相信,他们说,你们不可能一下子做出来,还专门来到绵阳,进车间一看,确实是我们自己做的。”
慢慢地,长虹建立了一个可以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团队,在向“智造”的转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近一段时间以来,长虹建设了多条难度很高的生产线,虽然智能化、自动化、模块化程度尚未达到工业4.0的高度,但已经跟以往有很大不同。
以长虹嘉兴压缩机产业基地年产500万台超高效和变频压缩机项目为例,生产线大量采用“机器换人”和新工艺,实现平均7秒钟生产一台压缩机,是全球行业中生产节奏最快的生产线,帮助长虹占领了全球冰箱压缩机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
如果按照与工业4.0的距离列一个表单,那么在国内的制造企业中,长虹无疑处于榜单最前列的位置。
12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明年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专家认为,苗圩的这番讲话代表工信部将力挺智能制造,中国工业4.0的集结号被吹响了。在这场势必将改变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工业变革中,“龙潜于渊”的长虹会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