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有山:“互联网+教育”打造优质均衡教育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要求,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建设事业相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当我们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改革的同时,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人的新使命。
近年来,武安市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山区县市情实际,确立“加大投入,占领高端,普及信息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均衡化”的发展思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市层面,建立了“武安教育云平台”和优质学科资源中心,构建了教育信息“资源库”。在学校层面,全部装备了多媒体、LED电视、笔记本电脑,170所学校安装了“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改造升级146 所学校功能教室,装备科学活动室49个、科技探究室30个,借阅网管一体化电子阅览室94个,微机总量达到2.4万台。特别是新建微格教室32个,安装“智慧教室”200套,电子白板、互动一体机达到1800台。在教师层面,电脑实现人手一台,形成了“技术支撑、智慧互联、全市共享、优质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在教学应用上,武安市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教育教学方式。依托武安教育发展网、“云平台”,建立了网络教研平台、名师工作室等,全市教师随时可以进行网络交流、学习。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作为教师基本功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目前已有5786人取得合格证,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大力推进城乡“同上一堂课”,把城区优质校和农村薄弱校结对,借助网络设备,通过“视频公开课系统”,实现优质课堂异地共享和异地课堂实时在线交流互动。如,富强小学与马庄乡刘庄小学同学科教师,提前统一授课进度,共同研讨备课,刘庄小学学生通过远程网络视频公开课系统,可实时收看城区富强小学教师授课,教学双方实现实时课堂在线互动,提高了课堂效果。鼓励各校进一步拓展应用空间,武安一中建立了“大数据”,学科资源库和命题中心,提升了管理、教学效能,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
现在,“互联网+教育”在武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每一个武安孩子身上,让更多的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中得到成长,实现了武安教育“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教育梦”。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要很快转化为一种成功的教育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武安教育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武安教育将会为互联网中成长的孩子们创建一个更好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