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新动力

23.09.2015  10:35

“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新动力
——“中国制造2025”系列谈之二

      互联网正在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颠覆性变革,作为一个国家发展重要基础与根基的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非常重要而紧迫,“互联网+制造”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推进“互联网+”行动,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互联网+制造业”深化发展。
      “互联网+”带来制造业深刻变革
      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入应用,对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生产方式、经营管理、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等带来深刻变革,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效率和价值带来新的机遇。
      通过云平台进行资源配置。工业云平台作为新型生产设施,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作为云制造资源,借助网络协同科学配置,进行统一的智能化经营和管理,为制造企业提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如微软公司利用云服务平台,帮助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整理和分析120万台电梯的大数据,提前作出预测和商业决策,可以精确到哪一台电梯在什么时候需要更换哪一个零部件。
      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生产由标准化、规模化向柔性生产方向发展。工业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将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集成组装等全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协调。企业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地获取消费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协调组织原料采购和生产制造,进而减少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
      消费者成为中心。随着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协同设计的发展,企业价值链主导权从生产商、流通商转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由被动消费到主动消费。通过开放网络平台,生产者和消费者实时交流互动,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过程,有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产品智能功能增强。以往的制造业,各种零部件是构成硬件产品的核心。相对于物理意义上的零部件,未来业界将更重视带有信息功能的附加价值,产品的智能化和网络互联功能不断增强,如消费领域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工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智能专用设备以及新型传感器、视觉识别装置等组件。智能产品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与厂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或上层智能控制平台进行交互,从而满足消费需求。
      服务环节作用凸显。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制造企业不是只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而是涉及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收入来源也从销售产品转向“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从而获取持续收入。
      “互联网+制造”的可行模式
      在价值设计环节,形成“互联网+协同创新”的众创模式。互联网的出现,推动制造企业打破自身界限,通过自建或借助现有的众包平台,发布研发创意需求,由小众精英团队创新转向大众共同创新,形成“发布需求、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的众创模式。如波音777的238个工作小组利用网络架构平台,将大量用户纳入设计全程,直接参与产品研发,实现了全球24小时异地设计,开发周期也缩短了一半。
      在价值创造环节,形成“互联网+柔性生产”的制造模式。制造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响应用户具体需求,推进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逐步形成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模式。如广州尚品宅配的家具定制,通过互联网和线下门店渠道与客户对接,根据客户空间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喜好,为其提供不同颜色、不同风格、个性化定制的复合板材家具。
      在价值传递环节,形成“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流通模式。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大数据等在物流环节的应用,推动了物流企业分拣中转、装卸运输、揽收派送等环节的信息同步、协同高效,形成了智能高效、多形式协同流通模式。如亚马逊推出的出租车顺路送货,以及敦豪速递公司在瑞典试点的“路人送货”。企业利用大数据预测进行库存前置,包括品类、规模、地域,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将商品提前运输到消费地,待消费者下单后,再从最近的电商仓储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做到“订单未下,物流先行”。再如阿里巴巴基于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配送安装服务领域的优势,打造的海尔日日顺物流网络,配送成本低,效率高,不仅将商品配送到用户家,还提供安装等服务,同时把用户信息带回,做闭环优化。
      在价值实现环节,形成“互联网+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制造企业将产品以电子商务模式推广,推动销售环节形成“线上线下、大数据营销、社群营销、内容营销”全渠道营销模式。企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对销售环节的互联网化改造,减少渠道环节,降低销售费用,实现“从工厂直达消费者”。这样不仅能有效杜绝诚信缺失问题,还可以和顾客建立直接联系,了解顾客消费特征,进而细分客户群体,精准开发差异化、个性化产品。据中钢协统计,用电子商务手段每减少一个交易层级,吨钢可以节约交易成本20元、仓储物流费用20元以上,而且电商还可以有效杜绝“打款不发货,发货不打款”的老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