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聊天、云养猫 “云上的日子”侨胞们还习惯吗?
资料图。
是什么时候开始,“云”这个字被赋予了多重含义?
云聊天、云养猫……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展,这些新奇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当疫情来临,“无接触”的生活需求使人们更加依赖互联网。
云端生活方式不再是个体的“尝鲜”行为,它逐渐被大范围地运用于群体活动中。
当生活的各方面被“云端”围绕,海内外侨胞,还习惯吗?
让人欢喜让人忧
免去通勤之苦,在家里无拘无束地工作。
家住旧金山的华人软件工程师米兰承认,这是在家办公最让她满意的方面。
但是刚成为母亲的她,也因为在家办公徒增很多烦恼。
米兰说,在家办公,效率会明显降低。
资料图。“以前在公司,要与同事沟通工作,我拍拍他的肩膀就可以了。”
工作转至“云上”后,她要先跟同事约个会议,接通之后还要寒暄几句……
好在她不用在工作的同时照看孩子,不过这也是让她烦恼的一点。
疫情暴发之前的工作日,夫妇俩可以把孩子交给托儿所。
疫情期间,考虑到病毒传播的风险,米兰拜托因疫情滞留在美的父母帮忙照看孩子。
这给老人增加了不少负担,而她本不愿过多麻烦父母。
相比起米兰夫妇,美国同事“更惨”,因为他们的家庭没有老人照看孙辈的传统。
有些夫妻在工作日轮流照看孩子,等晚上孩子睡着了,两人再一起加班工作。
有关工作效率,米兰的丈夫也认为,在家办公会把工作时间拉长。
“以前在公司,到了下班时间就关门走人,现在可能下班之后还在工作。”
不管是满意还是忧虑,对于美国华人,在家办公带来的变化和讨论还将继续。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改变观念,努力适应
经历了澳大利亚疫情“全程跟跑”,还遭遇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现实难题。
今年从墨尔本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郑悦悦,不得不为自己的工作另谋出路。
原本就有创业打算的她,想开一家实体桌游馆。
她和朋友亲自走遍大街小巷,考察同类店铺的经营情况。
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她意识到线下创业的风险。
一次机缘巧合,她在网上发布的一篇生活话题文章刚好帮助了一名低年级留学生。
这为她提供了一条现阶段看似更为可行的创业之路。
郑悦悦表示,分享和给别人“种草”是她生活中最爱做的一件事。
“本着不让初来澳大利亚的留学生走弯路,刚开始我尝试着发了几篇生活类文章。”
她在网上分享在澳大利亚的生活技巧干货,其中一篇“在澳留学如何真正省钱”的攻略,两天内获得了三四百的点赞收藏量。
这给她很大的鼓励,她决心继续写下去。
于是,就有了超市推荐、二手市场大全、线上鲜果蔬菜点餐等“长篇大论”的分享。
慢慢地,身边澳大利亚本地的朋友也加入了她的团队。
她和澳大利亚朋友们正在搭建自己的网站,找到IT技术专业的同学帮忙尝试创建生活方式分享的社交圈子式APP。
郑悦悦认为,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线上”,都看到了“线上”的好处。
“云端”生活,改变着他们的就业观。
距离阻隔,收获感动
网上一则孙女和奶奶“隔空交谈”的视频,让大家纷纷发出了这样的评论。
视频里,一位奶奶通过安装在自家门前的监控,和远在国外的孙女语音聊天。
奶奶冲着监控摄像头举起了刚摘的花、捡到的路边石头、新买的衣服……
开心满足的神态,好像是个等着被孙女夸奖的小孩子。
孙女告诉奶奶,不要总坐在门口。
奶奶却说,这样你们就可以看见我。
然后,奶奶开心大笑,冲着监控镜头比了一个“耶”的手势。
这些画面,让网友直呼暖哭了。
当然,直观感受这份温暖的,是奶奶的孙女。
孙女是跟着奶奶长大的,未满20岁时就去了波兰工作。
去年,奶奶提出想搬回老家住。
家人担心奶奶年纪大了,老家又偏僻,在客厅里、大门前各安装了一个监控。
于是,孙女在每天上班之前,打开软件,发现监控里,奶奶已经等在门口了。
孙女说,奶奶就是她的“快乐源泉”。
“我说要给她拍照,奶奶就朝镜头比耶的手势,还把手翻过来,看看手势对不对。”
她每天花10几分钟和奶奶隔空聊天,话题基本围绕在吃饭、种瓜、妈妈给买的新衣服等。
她说,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经常深夜看奶奶的监控视频,能让她忘掉不少烦恼。
其实,“云端”生活方式并非是疫情催生的,它早已潜移默化地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只是疫情下的严峻环境,让“云”生活的存在感凸显出来。
面对这种新式生活,有人焦虑,有人欣然接受,有人意外地有所收获。
屏幕前的你呢?
对“云上的生活”,还习惯吗?
(参考资料:澳洲网、中新网、钱江晚报等;作者:梁异;ID:qiaowangzhongguo)
编辑:【郝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