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学习贯彻总书记批示精神、争做李保国式党员

27.06.2016  22:23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争做李保国式合格党员

□河北日报评论员

在扎根太行的35年岁月里,李保国忠实地诠释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给人以精神的纯粹感和崇高感,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永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让人生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从个人身体状况来讲,他积劳成疾,患有重度心脏病,本该好好休养,却依旧不舍昼夜,为帮助山区群众过上好日子“活着干,死了算”;以个人付出与物质回报来衡量,他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按常人推测,本该有合理的回报,而他却始终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不图个人名利、舍身忘我、“一个心眼为百姓”,正是有了李保国这种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才有了太行的山乡巨变;太行山上的那些苹果、核桃,都是对李保国这种价值追求的无声赞颂。

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是党的宗旨的具体表现。只有做到公而忘私、先公后私,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忘我为民,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李保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像他那样“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心系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紧贴实践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像他那样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永远服务于人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安放自己的抱负、挥洒自己的激情。在一个个李保国式的党员干部的不断接力中,赓续党的优良传统,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像李保国那样坚持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必须在利益的天平上摆正个人与人民、国家的关系。判断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对于“”的态度:是事事以“”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是斤斤计较于“”的利益得失,还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现在,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岗位的变化、新任务的挑战,有的党员干部斤斤计较、拈轻怕重,总认为“吃亏了”“不划算”,或者只是把工作当作“饭碗”,精神懈怠、不愿付出,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得和失、苦和乐的关系。以李保国为标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付出,才能体悟到马克思所说的“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的崇高境界。

像李保国那样坚持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必须履职尽责,把价值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我懂科技,就是要帮他们富起来”,李保国把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当作无私奉献的最好方式,当作担负使命的不二选择。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岗位,而每一个岗位都是为民服务的广阔舞台。要从思想上纠正“无私奉献高不可攀”“岗位平凡难有作为”等错误认识,实干苦干、敢于担当,把无私奉献体现于工作的方方面面。

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党员干部都应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像李保国那样“计利当计天下利”,无私奉献、忘我为民,党员干部的生命才有意义;千千万万个“李保国”竞相无私奉献,则必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