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最娘男人”王国声:将“女书”传播到全球
书坛“最娘男人王国声正在为“女书”爱好者题写瓷盘。 王秀和 摄
书坛“最娘男人王国声首创在陶瓷上书写“女书”。 王秀和 摄
书坛“最娘男人王国声与晚清著名书画家蒲华为他家题写的金字牌匾“书韵”传家宝合影留念。 王秀和 摄
中新网唐山8月28日电(张灵均 白云水)留着最具男人标志的八字胡,却痴迷于鲜为人知的“女书”研究,业内人士称王国声为书坛“最娘男人”,而王国声则坦然接受这个称谓,并愿意将一生献给濒于失传的“女书”事业,乐于将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全世界。
王国声出生在燕山脚下的河北省迁西县,在这个有着中国“深呼吸小城”的美丽小山城里,他长到6岁的时候,祖母以秫秸杆做笔教他写下了人生的第一个字符。后来,当他得知是“女书”的时候,这个有如“天书”一样的文字,从此与他结下不解之缘。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女人文字,它诞生在宋朝。“女书”脱胎于方块汉字,是汉字的变异。“女书”基本单字共有1000个左右,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
在中国,“女书”最早是湖南江永一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那时,“女书”作品书写在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的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后来,王国声才知道,他与“女书”有着不解之缘也源于这个叫江永的地方。祖母曾经告诉他,祖母的姥姥就是江永一个小山村的人,那个地方的女人,从小就用女书写信、交流、传承。渐渐地,女书那纤细、轻盈的字符,深深地吸引着他,在他眼里,就宛若每一个个少女在翩翩起舞。
事实上,三下“女书”发源地江永,让王国声大开眼界,同时也坚定了他与“女书” 一生为伴的信心。时至今日,王国声依然保持着白天学习研究“女书”,晚上书写“女书”的习惯。经过多年努力,《唐诗三百首》、《女儿经》等传世之作均被王国声用“女书”翻译过来。
如今,在王国声的家乡迁西县,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的具有展示“女书”作品和培训作用的“国声女书传播中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女书”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基地。王国声以陶瓷板材为载体书写的国内首创女书作品“女儿经”,被烧制成巨型陶瓷艺术作品后,也收藏在该基地。
为了更好地把“女书”传承下去,“国声女书传播中心”打破了“传女不传男”的老规矩,他们通过网络教学和学院教学的方式,每天将“一日一字”和“一日一词”传授给1千余名学员学习交流,这些学员来自四面八方,更有来自日本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员不远千里来求知求学。
28日,王国声的“国声女书传播中心”向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 “女书”爱好者推出的“一日一字”是宝岛的“岛”字,“一日一词”则推出了“神气”一词。手捧着晚清著名书画家蒲华为他家题写的金字牌匾“书韵”, 王国声表示,这件传家宝一直在激励着他把“女书”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女书”,在有生之年将“女书”传播到全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