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

02.01.2015  18:50

    新华网南宁1月2日电(记者徐海涛 覃星星)“新的生态环境和农村建设让人眼前一亮,我已经请专家进行了实地规划,打算在家乡马山这边投资1个亿建设一个面积5000-1000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中维基业总经理辜见闻说。

    辜见闻是在出席家乡举办的旅游活动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恰逢元旦之际,广西马山县力推文化旅游美食节等多种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及投资人士前来参观考察。辜见闻说,经过对环境、农业等的综合考察,他看好当地未来乡村生态旅游的市场前景。

    位于广西中部的马山县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以农业为主,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区并曾饱受石漠化问题困扰,当地百姓生活一度十分贫穷。“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抓好生态建设,整合地方资源,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县域工作新重点。”马山县委书记李兵说。

    如今,新的发展思路已让当地旅游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形成了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等一系列特色乡镇旅游项目,拉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首次举办“中国黑山羊之乡——广西南宁·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以来,马山县借助节庆活动平台,吸引游客20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10多亿元。

    马山旅游是中国县域地区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加快,乡村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统筹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各地也纷纷加大探索力度。

    自2010年起,中国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建设工作。2013年,中国又颁布实施首部《旅游法》,规定城镇和乡村居民可以利用自己的住宅或其他条件开展旅游事业。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据了解,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达170余万家,直接从事乡村旅游农民超过3000万人。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在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000个。

    “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看,发展乡村旅游都具有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并激发县域活力的多赢之举。”长期关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北京旅游局副局长、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说。

    中东部地区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助推县域经济转型方面也有诸多突破。如在福建永定县,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曾占该县域经济的80%,而如今文化旅游已成为该县主导产业,在强化生态建设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发展,并获得中国旅游百强县等称号。

    “把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产业扶贫和助农增收,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这就是我们县域探索建设美丽乡村、群众致富共赢的新路子。”李兵说。

    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表示,中国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对于县域特别是落后地区县域而言,传统农业、工业等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正在弱化,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受访人士分析指出,在乡村旅游消费增长倍增背景下,受县域条件等因素制约,特色不强、配套设施及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正逐渐显现。

    安金明表示,一方面应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资,改善交通、住宿、卫生环境等,进行一体化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可到达性”;另一方面,发展旅游涉及部门较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制定新办法,完善管理,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