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读:主动谋划 努力进取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下月,习近平主席将启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在保持中美高层交往良好势头的基础上,亦将为两国关系在具体领域取得更多进展,并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主动谋划,努力进取,对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认清长远趋势
习近平: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指出,我们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和贯彻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
国务委员杨洁篪曾在《求是》上撰文称,从2013年3月到8月不到半年时间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多双边结合,已同一百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领导人会见接触。如此算来,期间新一届领导班子平均不到两天就见一位外国领导人。
2013年全年,习主席出访四次,足迹遍及五大洲,对十三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在四次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舞台亮相,与数十个国家或地区领导人会见。2014年,出访七次,足迹遍布亚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的18个国家。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在评价习近平外交战略新特点时称,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科学判断时代潮流的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以战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视野因应国际因素的变化,拓展创新,全面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苏长和表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外交战略方面有许多新论述、新观点、新思想,突出了外交工作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他独具特色的外交观与战略理念。
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习近平: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我们观察和规划改革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现在中国雄心很大,习主席的政治外交意识很强,并且外交操作是基于实用主义基础上的积极进取,是在稳定大国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中国的外交议程,是把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进行了重新塑造。
金灿荣说,习近平始终注意稳定与美国、俄罗斯和欧盟这“三强”的关系。在习主席的战略定位当中,世界大国现在是分成两类:一类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它们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还有一类是有一定事件影响力,主要是地区大国,其中包括日本、印度、巴西等。“三强”稳定了,中国大的外交盘子就稳定了。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当今的中国外交,是对过去60多年新中国外交之路的成功延拓,是有重大意义的新发展、新跨越,是对以往外交战略思想与外交实践的继承和创新。中国外交以此为起点,走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表示,当前中国和国际局势都处于转型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一届领导集体总体思路是展开全方位外交: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相结合。
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习近平: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的正确指引下,我军事外交以创新理念和积极实践赢得了良好开局。从推进大国军事关系到构建有利的周边环境,从为提升战斗力创造平台到争取国际舆论斗争主动权,全面表现出新一届中央军委的外交风格。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军军事外交活动和习近平主席一系列军事外交实践,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的军事外交思想的内涵和特色。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中国的大国外交独具特色。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又不无所作为。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
苏晓辉表示,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中国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高度警惕和防范国际上各种反华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中国不会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与周边环境。发展始终是中国第一要务。外交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积极维护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国不容许在家门口生事,不容许他国为一己之私扰乱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相结合
习近平: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切实推进多边外交;切实加强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认为,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历史远久,因此,脱不开历史的积淀,但是,现实的关系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这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手段来处理。长期以来,中国奉行的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战略思想。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教授张秋生说,习近平主席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新一届领导人创新周边合作的最大亮点,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国家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吴建民认为,中国外交包含四个大方面: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以及多边外交。习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是全方位的,在上述四个领域里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既保持了连续性,又有新的突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开展合作时更注意多予少取,绝不搞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在多边外交方面,中国呼吁并积极推动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另外,针对日益拓展的海外利益,中国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