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非卖萌,“政务红包”彰显亲民姿态
导语: 在市民眼里,政务信息平台是地方政府最权威的资讯发布地,没想到今年也开始发“红包”了。2月1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石家庄、无锡等七座城市,联袂在其政务微信发布平台上向市民拜年,并派发总计20万元的现金红包。
为亲民的“红包雨”点赞
据报道,当天第一轮10万元红包在12:30准时发放,13秒“秒光”;第二轮红包在20:00发放,也只用了4分钟就一抢而空。两轮总计有近十万市民抢得了红包,其中近5000位市民是在红包开闸的第一秒内收获战果。而即便到了晚间,红包开放的最后一秒,还有53人同时收获运气。
政府“触网”已有多年,但作为发布权威政务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咨询的政务微信平台,联合给市民发红包却是首次。某种意义上,这当然彰显了政府“与民同乐”的良好姿态,顺便也包装了城市形象;参与抢红包的市民,则需先在支付平台上输入“我的城市我的家”的口令,等于间接构成一种“官民互动”,乃至塑造城市认同感。互联网时代的这种做法,的确很有“互联网思维”;花20万做一次形象包装、换来市民认同,商业上绝对“划得来”。
“政务红包”加快时代创新步伐
从尊重和满足公众权利的需求来看,发红包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形式。政务信息平台发红包,向市民拜年,并非简单的东施效颦,而是折射出行为实施者的观念已发生转变,说明公共管理和服务者已看到了自身在理念上的差距,从而才有了派发红包的形式创新,既可以运用成熟化的市场手法进行营销,又可以通过派发红包真正地惠民。当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以小利小惠而改变在公众头脑中的印象,为自己更加现代化和民生化的做法加分,显然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政务红包是一种工具化的利用,也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摈弃传统的思想偏见和行为限制,充分利用一切成熟的手段为我所用。这恐怕是政务红包的最大看点,其体现出的对市场手法的尊重和借鉴运用,令人倍感欣慰,并有更多的期待。
“政务红包”功夫更在红包外
传播正能量
这些日子,腾讯玩“雾霾脸”,阿里抛“五福诀”,你来我往,热闹喜气。不仅商家豪掷千金,不少政务平台也搭上了“红包雨”的顺风车:七城联合给市民发红包尚属首次,市民们惊呼这才是真正的“城会玩”。相较于七城数千万的人口数量来说,政务平台派发的20万红包,不过是“撒撒胡椒面儿”,但这样的游戏,显然“功夫在红包之外”。
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往前看,2月1日小年这天,就连国资委也忍不住加入“战局”,带着中粮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三家大央企给粉丝派发万元新春红包,被粉丝称为最“亲民”的部委。往后看,在政务平台发红包,恐怕会“蔚然成风”,而带着核心价值观或城市宣传语等口令抢红包,或者也会成为正能量的另一种表达范式。
拉近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关系
一则,登录支付宝,在红包页面输入统一口令“我的城市我的家”就可以争抢数额不等的红包——如此一来,既宣传了城市精神与形象,又拉近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关系。政务平台偶尔“卖萌”,传递的是公共权力的人文性、亲切感。二则,这一小小创意背后,还可透视中国城市互联网化、智能化的洪流大背景。支付宝交水电煤气费,在很多城市早已成为缴费习惯。不远的将来,在公共财务生活中,网络支付与网络清算,必将成为公共生活中的效率首选,用“小红包”撬动市民的“大习惯”,这是性价比超高的一件事。
当然,如果非要就红包论红包,这也是营造年节氛围、延续年俗传统的有益尝试。2014年三亚政府派出物价补贴红包,而澳门政府更是持续多年派发返税红包,数量虽然有多有少,但都赢得了围观者的大量点赞。支付宝红包成了政务平台的策略之选,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也是展示亲民姿态的一种“探路”。
(据解放日报、四川日报、北京晨报、海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