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举措构建“五审合一”财政审计新模式

14.11.2019  09:21

天津市审计局在全市审计“一盘棋”中科学谋划2019年全市财政审计工作,以大数据为牵引,以统筹为支撑,同步组织实施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区级财政决算审计、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五审合一”的新型审计方式实现对全市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绩效情况,以及全市1073家一级预算单位财政政策落实效果的同步立体化监督。

一是抓数据,夯实审计实施基础。建设审计监督“一张网”。扎实做好市、区两级数据采集、转换、存储、管理、共享的全程管理工作。以统一结构格式建成财政预算执行等9个行业规划库,横向破除相关业务数据壁垒 ,纵向打通市区两级财政数据、市级财政数据与市级预算财务数据、区级财政与区级预算部门财务数据断点,为“五审合一”提供数据基础。

二是抓组织,组建审计“大兵团”。打破市、区、部门界限,重构市、区两级财政审计组织方式,将独立作战统筹为“大兵团”作战,抽调市级审计机关财政、事业、数据、法规、审理等相关处室及区级审计机关业务骨干,组成127人的“多专业”“多兵种”审计项目组,采用“1+N”方式组织管理,即1个数据综合分析小组和16个现场审计小组,扁平管理统筹推进。

三是抓方案,绘制审计作战蓝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数据分析、审前调查的基础上,统筹市级预算执行与同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内容,统筹区级财政决算与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统筹区级预算执行与同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内容,梳理合并减少同质化审计事项,编制统一审计工作方案,从源头避免重复审计。同时,在审计工作方案中设置必审事项和自选事项进行统筹,既体现全市审计重点又体现各区区域特点。

四是抓模型,打造审计监督利器。利用审计署下发的《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结合天津实际制定常见审计问题清单。对照审计方法和数据基础,逐项整理问题清单,形成审计问题思路清单,进而建造审计模型,投入审计现场验证,“可用”“好用”的审计模型固化嵌入审计监督“一张网”,为一线审计打造监督利器,实现对预算项目执行、非税收入收缴、账户备案管理、惠农资金使用等重要审计事项的一键式批量审计和跨部门数据审计。

五是抓创新,提高审计现场效率。为提高疑点分发、核实上传工作效率,使用数据文件管理工具,在项目中部署服务器,参审人员安装客户端,方便多种属性多种格式数据零转化传输,畅通数据综合分析小组与现场审计小组间疑点推送、结果反馈渠道。为提高疑点核实后汇总效率,编制自动分类脚本程序,代替核查疑点后的人工分类,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及时抓取、疑点筛查、准确分类、及问题自动归集,解放审计现场劳动力,提高审计效率。

六是抓实施,保障审计项目质量。对各区实施全面指导、流程管理、成果共享。一是上下联动。审计工作方案中的必审事项现场核实工作以市局为主区局为辅,审计结果必须反馈;自选事项现场核实工作以区局为主市局为辅,有问题反馈。二是编发审计指引。定期汇总解答各审计组提出问题,细化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方法。三是集中审理统一召开业务会。审中,集中召开审计业务会,研究重大问题、共性问题定性,集中审理现场审计资料,把关审计质量。四是成果共享。审后,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分类汇总,同时出具多份审计报告。

七是抓整改,深化审计工作成果。开发审计整改管理系统,对审计整改问题是实行挂销号管理。依托审计监督“一张网”,以杀“回马枪”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审计对象的整改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宏观管理理念”,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公告、责任追究和跟踪检查等工作,推动督促相关部门高质量整改,做实审计整改“闭环”。及时梳理上报整改难点、政策堵点和制度盲点,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