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助“绿”加油
——市政协助推省会绿化工作履职掠影
□本报记者 戴丽丽
2015年11月24日,在国家林业局最新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名单中,石家庄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城市赫然在列。“国家森林城市”,是评价一座城市绿化工作的最高荣誉,也反映出城市生态建设的整体水平。
连续五年“种下”210万亩绿色新版图。这是石家庄举全市之力打造生态绿色屏障的成果,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泼绿”的豪气。在这片绿色新版图上,印记着市政协履职尽责的坚实足迹,倾注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回眸一年,让我们循着政协履职的足迹,感受这股助“绿”的力量。
1号提案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市2010年提出的奋斗目标,经过五年的持续推进,2015年进入“创森”的决胜阶段。为助推“创森”工作,市政协将陈金城委员提交的《加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力度,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的提案,确定为2015年1号提案,1号提案再度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合拍共振。1号提案由市政协主席王华清牵头督办,市林业局主办,市园林局、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会办。一件提案的办理,汇聚起多方力量。1号提案办理过程中,市政协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主席集体视察、专题视察、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和督导检查等工作,集中力量促进1号提案办理落实,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除了1号提案,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动员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深入调研,提交提案,《关于提升我市园林绿化工程水平的建议》、《以环境改善为目标,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种植乔木》、《关于推进小壁林生态园工程建设的建议》……
伴随着一件件提案的答复落地,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也传来好消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林地面积达到760万亩。在2015年11月24日召开的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我市如愿捧回了“国家森林城市”牌匾。
太行山上视察督导马不停蹄
一年来,市政协通过督导、视察、协商议政、提案办理等方式,围绕省会绿化履职建言,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实施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是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省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抓手。2015年10月份,我市制定了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率先在全省带头推进太行山生态涵养区建设,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市域内太行山宜林地带绿化全覆盖。市政协紧跟市委步伐,抓住秋冬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视察督导马不停蹄。
2015年11月11日,省会湿冷的空气中正酝酿着一场大雪。市政协主席王华清带领部分政协委员来到灵寿县城东村、贾庄村、西庄村督导检查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进展情况。山坡上,浓雾弥漫,道路湿滑。越过一道沟、翻过一道梁,王华清一行深入绿化一线,查进度、促落实,对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县领导真刀真枪地提意见,“要抢在大雪来临之前完成绿化任务”“栽树不能光喊口号,要落在行动上”“经济林后期管护很重要,千万不要只‘栽’不‘管’”……
赶在冬雪降临前完成秋冬季植树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进入11月份,市政协加快视察督导的步伐,数次深入西部山区灵寿县、行唐县督导绿化工作,为太行山绿化出实招、献良策,唱响政协“助绿”好声音。
在主城区和鹿泉、正定、藁城、栾城建设环省会经济林,是我市为改善生态环境推出的又一举措。2013年,市委就该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经济林栽植任务30万亩。随即,市政协将环省会经济林建设纳入工作重点,持续开展助推经济林建设的“深度”履职。
在建设30万亩环省会经济林的基础上,2015年秋冬季,在三环路外侧又完成环省会经济林新建任务8万多亩,植树448万株,打造了一条环绕主城区的闭合经济林带。
经济林以核桃树苗为主,但目前我市核桃深加工相对滞后,今后的核桃销路问题,事关广大种植户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10月23日,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市核桃深加工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分析我市核桃种植业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核桃深加工的五项原则、六条建议。调研报告字字紧贴经济林种植实际,句句关注富农大计,引起市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紧研究落实。
助推环省会经济林建设,市政协领导分包督导、委员议政建言,从发动到栽种,从管护到见效,从核桃深加工到生态旅游业发展,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市政协领导和委员们“操心”的事儿。如今,环省会经济林带初具规模,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将成为保护省会生态环境的又一道绿色屏障。
一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围绕助推省会绿化积极履职,太行山上、省会周边、城区街巷,处处留下了市政协领导和委员们助绿、植绿、护绿的身影。
改善生态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市政协在这场绿色圆梦行动中,将凝聚起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向着“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好愿景同心进发。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