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孩子暑期生活 社区能做点啥
已有社区推出娃娃楼长、四点半学堂、免费教育基地等,家长纷纷叫好
■神兴社区的“娃娃楼长”由老楼长带领着学做事。本报记者 杜慧摄
■栗新小区组织孩子们到消防部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栗新小区提供
■大学生志愿者在凤凰社区“四点半学堂”教孩子们英语。本报记者 杜慧摄
报学习班、旅游、回乡下老家……暑期生活即将过半,孩子们过得怎么样?家住省会的张女士日前致电本报,颇有些郁闷:为帮孩子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她和孩子在小区摆摊,却与物业发生争吵。“在不打扰其他居民的前提下,能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的社区,就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呢?”昨日记者走访发现,省会有些社区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他们通过争当“娃娃楼长”、开办“四点半学堂”等,为假期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好去处。
□本报记者 丛俊儒 杜慧 卞静
缘起
摆摊帮孩子暑期实践
小区物业不允许
“我理解物业是想把小区环境管理好,但物业也应理解家长的一番苦心。”业主张女士说。
张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放暑假之后,学校要求学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张女士想倒不如在小区帮孩子摆个地摊,弄些小文具之类的,“其实不是图赚钱,就是想让孩子能够体验一下这种生活。能够在面对陌生人时从容不胆怯,有勇气在那儿坐着就算成功。”
没想到,张女士因为此事却与物业发生了不愉快。“物业的意思是小区内不允许摆摊,怕扰乱环境。我解释了一下,物业还是比较坚持,后来还是其他业主在一边劝解才算了结。”
张女士说,这件事给她触动挺大,“物业既然不同意我们家长的方式,那么小区可否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参加,这样也让家长省心省力。”
调查
家长没时间
只好将孩子送回老家或报班
说起孩子的暑期生活,38岁的刘先生挺头疼。他和爱人工作很忙,放假在家的孩子实在无处安置。“放假前一周就开始头疼,现在只好把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送回衡水老家了。”刘先生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老人都在老家,能帮助我们多照顾一些,但是一方面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一方面又怕他们会溺爱隔辈人,挺纠结。”
“孩子放暑假却不能放松。”樊先生给自己上5年级的女儿报了一个舞蹈班一个小提琴班,还有一个英语班。他说,暑期报班已成了女儿固定的生活方式。“上班忙,实在没时间照顾她,放在暑期班总比在家里让人放心,不过因为离家远,我们每天奔波在路上的时间也挺让人崩溃。”
傅女士是本市人,谈到8岁女儿的暑期生活,她说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这些天她就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周末带她去公园或者游乐场所逛逛。”傅女士说,想让孩子参加些社会活动,但是不掌握信息渠道。“如果不出小区就能参加社会活动,这当然好。离家近,再说小区里彼此也都熟悉,让孩子在小区内比较放心。”
接受记者调查的近50位家长均表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都是延续之前的方式,期待孩子能有更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同时,近一半家长对由社区组织活动,让孩子们进行参与的话题,表现出很大兴趣。
观点
社区应针对孩子们组织一些活动
少儿教育专家、河北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春认为,假期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寓教于乐。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订计划,或是参加社会实践,或是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突出一个重点,是比较合理的。
张晓春说,社区有意识针对假期孩子组织活动,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张晓春认为,社区有很多元素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关键是组织者要动心思。比如有黑板报的社区,可以把黑板报的内容及编排交给孩子们来办,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对有音乐、文艺天赋的孩子,社区可以组织消夏晚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还可以让孩子们做志愿者,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等。张晓春认为,尊重并给与参与的平台,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利。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社区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就近拥有一个多彩难忘的假期生活。
经验
神兴社区:
组织孩子们争当“娃娃楼长”
神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常运茶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社区正准备启动第四届“娃娃楼长”活动,“社区小朋友谁想参加都可以到居委会报名。”常运茶说,早在2011年暑期,神兴社区居委会就针对8—16岁的孩子们开展了“娃娃楼长”活动。活动中,老楼长会带着“小楼长”们清理小广告、帮老人提菜、帮走失小朋友找家长等等。
常运茶介绍,活动中,“娃娃楼长”会从居委会领到一个小本子,以写日记方式,记录每人每天做过的好人好事。每周一上午,都要开总结例会,总结大家一周的辛苦劳动。
社区小居民崔恩睿已担任过三届“娃娃楼长”。他说,“以前,我只知道看书做题,如今,我参加了社区实践活动,既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还增长了知识,拓展了视野。”
凤凰社区:
居委会联合物业开办“学堂”
今年暑期,裕华区凤凰社区联合小区衡美物业共同举办的公益活动——“四点半学堂”继续“开班上课”,他们将为社区的孩子们提供全天候服务。
“四点半学堂”服务对象是社区双职工家庭或放学后家里无人看护的小学生。后来,应广大家长要求,“学堂”暑期照常开课,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得益于不少热心公益事业志愿者的支持。
“暑期里,除了为孩子辅导功课,还组织科普知识学习,教孩子学画水粉、制作贴纸画,做科技实验……”凤凰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琪说,暑期里,他们会带孩子走出去,比如参观大学校园,到科技馆里看展览,还有包饺子大比拼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家长们最关心安全问题。因此,“四点半学堂”制订了10条“自习管理制度”以及每日签到制度,就是为了“让孩子满意,让家长放心”。
西兆通:
教育基地免费教孩子们书画音乐
在西兆通居民社区委员会,有一个“少儿书画协会公益教育基地”,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学习如何制作手抄报和摄影,还能跟着专业老师学到诸如绘画、书法、二胡、古筝、扬琴等各种传统文化课程。
这个教育基地由一对70后夫妇发起。妻子王艳君说,基地完全是义务教学,孩子的家长不需要掏一分钱。另外,有合适机会,夫妻俩还准备带优秀学员参加一些全国性质的比赛及作品巡展,将传统艺术与文化更广泛的推广与传承。
好家园:
为给女儿找伴家里办起“俱乐部”
“小屁孩俱乐部”纯个人性质,是由好家园的居民许杰发起,地点就在她的家中。许杰说,这个想法与自己的女儿丫丫有关。“我家孩子今年7岁,一到放假的时候,就不知道该让孩子去哪儿玩,跟谁玩,看着孩子每天闷在家里不开心,我心里也不舒服。”
于是,工作时间自由的她便把家里设成一个孩子们相聚的“阵地”,每天一大早就有家长把孩子送来,然后自己安心去上班。往往是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画画、玩游戏、做手工、讲故事、下围棋、唱歌跳舞……到中午,许杰还会自掏腰包,为孩子们变着法地做营养餐。
“虽然还是有不少局限性,比如家里条件有限,容不下太多孩子,形式也仅仅是以玩为主,缺乏知识性和内容性,但毕竟比让孩子闷在家里好,孩子们聚在一起,对成长也有益。”许杰说。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