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中美未来的国事访问:一路歌来一路情
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小范围会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9月是收获的季节。在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踏上美国西雅图之前,人们还在对这次国事访问的成果存在怀疑,毕竟在过去几个月里中美部分学者和官员对两国关系做出悲观判断,认为中美关系正进入“临界点”,正迈向“修昔底德陷阱”,也有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即将“崩盘”,诸如此类。中美急需一场元首会晤,为两国关系把脉,释放相互猜疑,让中美关系保持在稳定和健康发展状态。当习近平主席25日离开华盛顿时,这些担心已烟消云散。人们看到的是:两国共识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承载着中美未来的国事访问向世界展示出两国关系的光明未来。
一、国事访问从讲故事开始
在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各界联合举办的晚宴上,习近平主席娓娓讲述了两个故事。故事一:梁家河,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小村庄,当时的支部书记曾为能让百姓吃上一顿肉而犯愁。几年前,当习近平主席再次到这个村庄时,吃肉不成问题,村里修起了柏油路,还用上了互联网。主席的这个故事告诉美国民众,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思想,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是如此正确,不可能停下来。
故事二:古巴海边,习习的海风里,习近平要了一杯朗姆酒,加冰加薄荷叶,让自己的思绪驰骋,酒内荡漾着海明威当年的思想与搏斗。《老人与海》代表着美国人与大自然做斗争的精神,令中国人敬佩。
习主席所提及的《联邦党人文集》等书也在告诉美国人:今天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不排斥西方思想和价值观,而是接受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并为中国的发展所用。习近平主席指出:“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这是今天中国领导人包容的胸怀,也是中国开放的胸怀。
二、给工商界吃个“定心丸”
建交以来,经贸一直被认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551亿美元,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空前的。近年来美国担心,这种“订单政策”用久了会不会产生疲劳感,应加入新的经贸合作内涵。同时,中国内政走势也引起美国工商界的关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股市跌荡起伏,中国加强生产经营立法,让美国企业界担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是要“关门”了。
抵达的第一天,习近平主席参观了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出席了中美企业家座谈会,参观了微软公司总部并会见了中美互联网论坛代表。在谈到收获时,美国脸书网站创始人扎克伯格称,“这是我人生的里程碑。”除达成一系列合作和购买协议外,与美国工商界接触最大的成果就是向美国介绍了中国的经济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参与中美省州长对话、会见工商界代表、参观微软公司和波音公司时,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中国经济下行是正常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门不可能关闭。习近平主席还向工商界介绍了中国十三五计划的前景。话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口中说出就是一颗“定心丸”,美国的工商界还有什么可以怀疑中国经济发展和两国经贸合作会遇阻呢?
三、两国有话就直说
进入华盛顿时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继续了他们以往轻松的对话与沟通模式。在风清月朗的初秋夜晚,两位国家元首长谈3个小时。25日,两国元首继续这种交流,达成五大项49条共识成果,其中至少有36项涉及到两国政治、经济、安全、外交、文化等领域里的具体合作,令人耳目一新。双方以清单的形式表述共识与分歧体现出两国领导人的务实风格。双方也许并没把21响礼炮和红地毯看得太重,而更在意如何达成共识并把这些共识变成行动。
和长长的成果清单比,双方在管控分歧的处理模式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南海问题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有诸多共同利益,双方支持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支持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行自由。中美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建设性沟通。在人权问题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力。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美方开展人权对话,扩大共识,减少分歧、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此次最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是双方在网络安全上的共识和机制安排。两国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达成共识,同意加强案件协查和信息分享,各政府都不从事或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探讨推动制订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合适的国家行为准则,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设立热线电话。
四、国之交在民相亲和心相通
国事访问尽管时间紧,行程中仍安排与民互动。习近平与林肯中学学生的交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个多小时相聚,很多师生事后谈起时,仍抑制不住激动心情。“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位外国国家元首!”“习主席真是太酷了!他是国家主席,和我们在一起挺亲切,没想到他对橄榄球了解那么多。”“习主席很风趣,语言很幽默,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不时哈哈大笑。”
对于习近平主席来说,美国不是陌生的国度。自1985年以县级领导身份踏上美国国土后,这是第七次访问这个国家。他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一直是那种带着笑脸的亲民表情。30年前的那个春天,习近平来到美国中部的艾奥瓦州。接待方把他们一行安排在一个叫马斯卡廷的小镇上考察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当地人非常热情,把他接到一户普通的美国家庭做客。房东儿子在外读书,那两个晚上,习近平就睡在房东儿子的床上。房东还记得,“他总是面带笑容,我们拍的每张照片都可以看到他的笑容。”随后,习近平又以市级领导和省级领导身份访问美国,每一次都赢得美国官方和民众的新好感,认为这是一个有能力且又容易接近的领导。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习主席的亲民风格不是做秀,而是真情表露。塔科马市市长史蒂克兰德说,“在我看来,习主席对林肯中学的访问是此次西雅图之行中难忘而动人心弦的一幕。我们两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人心是相通的。” (滕建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