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新丝路”上的憧憬
8月14日,随着X8017次中欧班列(武汉至德国杜伊斯堡)从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标志着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总数已达到800列。列车将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到达波兰、捷克、德国等国。飞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欧班列,正在成为连接中欧贸易的大通道和新桥梁。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中欧班列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安全、快捷的国际运输新方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强力推动下,运量保持快速增长,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第1列到第200列,用了3年3个月的时间,从第200列到第800列,仅用了1年2个月时间。
“今年1月份至7月份,班列开行列数已超过2014年全年列数,达到328列,同比增长221%;仅7月份一个月就开行84列。为满足各地日益增长的发运需求,铁路总公司在7月1日实施的全国铁路新运行图中,新增中欧班列线2条,全部中欧班列线达到21条。”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专业运输处李鑫表示。
据介绍,目前已有重庆、郑州、成都、武汉、苏州、义乌、石河子、昆明、合肥、哈尔滨10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并以这10个城市为中心向外延伸覆盖到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境外则到达了德国、俄罗斯、波兰等7个国家的11个城市。从运输货物品类来看,也已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目前的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等品类,极大地满足了中欧之间日益旺盛的商贸需求。
如今,中欧班列以其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航空价格的五分之一,以及班列化、客车化开行的组织方式,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物流体验,货源吸引范围已远远超出开行班列的国内城市和欧洲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省份乃至亚洲、欧洲国家纷纷加入中欧班列,中欧班列“快捷准时、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作为国家批准的14家从事木材进口的企业之一,中航林业有限公司在俄罗斯建立了木材经贸园区,经营目标是年进口木材450万立方米。“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木材加工的集散地。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我们的物流时间缩短了一半,进口木材直达中国经济腹地武汉,离客户的距离更近了,物流转运成本也大幅降低。”中航林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卫东说。
近年来,铁路总公司加强与国外铁路、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拓展单证制作、报关报检、接取送达、国外运输和分拨配送、信息追踪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便利快捷的全程国际物流服务。
今年以来,中欧之间的回程班列大幅增加。“今年1月份至7月份,中欧班列回程开行74列,较去年增加了71列,增长24倍。回程班列的大量开行,为中国进口欧洲货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也降低了班列的运营成本。”李鑫指出。
“为进一步扩大货源吸引范围、增加开行密度、降低物流成本,铁路总公司还将在近期采取中转集结方式,组织国内各主要城市的货源,经铁路集结后开往欧洲主要节点城市,使中欧班列惠及更多城市和地区。”中铁集装箱公司副总经理钟成说。
信息化辅助国际合作
为了构建畅通、便利、快捷的中欧铁路大通道,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积极沟通,初步实现了预报关电子数据交换。建立了中欧班列中哈、中俄间信息交换机制,通过提前录入随附单据信息,实现电子预报关和单据预审,口岸转关时间得到进一步压缩,其中多斯特克口岸缩短至5小时,依列茨克口岸缩短至2~4小时,布列斯特口岸缩短至5小时,马拉舍维奇口岸缩短至10小时。
此外,为了协调中欧班列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铁总与沿线各国政府部门、企业积极合作,围绕铺画全程运行图、降低运营成本、货源组织、运输安全等事宜进行广泛交流。如今,中欧班列已开辟了重庆—杜伊斯堡、成都—罗兹、郑州—汉堡等21条线路,实现了国内段与宽轨段运行图全线贯通,运行时间较贯通前压缩2天,最快12天运达,是海运的1/3~1/4。
“中欧班列是铁路总公司为适应国家发展和响应国家战略而开行的。目前,中欧班列已成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载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将会有更多商机,中欧班列也将有更广阔的前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