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不确定的世界创造确定性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未来深陷不确定性的迷雾之中。只有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世界经济才能持续增长、全球治理才能有效运行。同样,在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性,也将是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作出的重大贡献。
身处变局,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变,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寻求确定性的重要风向标。步入新世纪,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影响变量之一,也是世界经济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显著贡献。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30%。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即使在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运行,一季度同比增长6.4%。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出积极信号,并产生联动效应。可见,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有着极大的“存在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
身处变局,中国尝试向创新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转型,这也是中国与世界一道探寻经济增长新动力和发展新走向的必修课。将世界经济放置到历史长周期来看,增长的相对疲态较为明显,这与增长动力不足尤为相关。在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在上一次工业革命红利消耗殆尽,下一次工业革命未到来之际,世界经济亟须积极探索创新、寻求经济增长新动能。重视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是中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逐步攀升至GDP的34.8%,高达31.3万亿元。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名列全球第17位,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唯一跻身20强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调低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却提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一方面,这肯定了中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创新潜能。当然,后者与中国力求和鼓励创新、重视发展高新产业的努力分不开。探寻经济新动力,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经济在中长周期内进行结构性调整、探索发展新走向的必修课。
身处变局,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维持健康、持续和稳健的经济增长是全球治理事业得以推进的确定性来源,是国际社会的重大利好消息。中国的参与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克服公共产品赤字、改善全球治理面临的困境。当下,有些国家把自身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否定经济全球化对货物、人员、资本流动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试图逆时代潮流而行,否认全球合作治理对全球问题的解决作出的重大贡献,无视各国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依存度,不乐意承担国际责任、提供公共产品,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治理赤字的程度。在这种大背景下,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尊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规律,而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则,为促进全球经济合作、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出谋划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经济与相关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模式创新、发展与完善作出新贡献。
身处变局,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变,依靠对话、协商与合作,努力寻求共同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与争端。二战结束至今,国际社会最大的进步就是形成了一套治理国际安全与世界经济的多边制度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多边主义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多边主义培育了各国的共同认知和共同利益,集体合作应对各类全球事务、共谋全球治理和经济繁荣的新局面。中国支持WTO等多边机构改革,认为借助多边平台解决经济及其他领域内相关矛盾能起到缓解冲突的重要“刹车”作用,避免冲突升级、世界失序。中国一贯相信只有秉持多边主义精神、携手共进、合作治理,才能克服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最终实现各国互利共赢、全球共同繁荣。(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