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
近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在河北张家口召开,会议主题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阐释与文本建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20余位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我校副校长郑振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系主任牛大勇,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瑞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孙麾出席闭幕式并致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21世纪以来,阐释学理论日益受到史学研究者关注,其中借鉴公共阐释理论方法、提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建构历史阐释的新话语等议题,成为关注热点。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创新与前沿问题、学术史的梳理、概念史研究、历史公共阐释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教授牛大勇认为,学术无国界,中国问题研究应具有世界眼光。四川大学教授陈廷湘认为,在新时代,“社会文化史观”有望成为史学研究的新主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太原表示,史学研究应关注“以实证虚”方法的运用,即通过有史料记载的事实证实没有记载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虞和平总结了学术发展创新的两种路径:一是从学术发展的自身理路来看,要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二是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研究方法上要兼容并包。南开大学教授王先明谈到,当前社会史、个人生活史、新革命史研究应打破孤立分离的局面,把研究对象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中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认为“现代化”概念一传入中国,即被运用于追寻“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中,体现出全方位变革的综合性认知取向。我校教授董丛林从小说《孽海花》《续孽海花》中呈现的晚清历史出发,探讨了文学文本与历史研究的关系,认为应辩证看待文学作品的虚构性与历史的客观性;王宏斌梳理了“外洋”概念的演变,以及“外洋”词义的变化、消失与西方领海观念输入的关系。
这次会议是历史文化学院落实十三五规划、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努力拓展学术研究视野,积极开展与学术界的交流和对话,不断深化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建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密切了我校历史学科与全国史学界的交流和联系,拓宽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眼界,也大为提高了自身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了全院广大师生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的信心和热情。
(供稿:历史文化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