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近日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表示。
近年来,中国的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减贫经验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的热点内容。在6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论坛期间,就有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喀麦隆、乌干达、赞比亚等非洲14个国家的40余名减贫专家学者参与,他们还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就扶贫开发相关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多年来,贵州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重视生态建设,转变扶贫方式,成为全国扶贫的省级样板。”刘永富说,贵州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扶贫开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
海拔2300多米的海雀村,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贫困地带,是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最边远的一个村。30多年前,由于土地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村民为填饱肚子,曾一度毁林开荒,在生态极其脆弱的山坡上,把玉米从山脚一直种到山顶,然而种出的粮食仍然“养活不了一方人”。
眼看村子“越垦越荒,越荒越穷”,当地村支书文朝荣决定带领村民在1万亩的荒山全部种上树。曾经的“和尚坡”变成了“绿色银行”。据估算,如今,海雀村万亩林场价值4000多万元。
海雀村的巨变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减贫战略,是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减贫事业仍在攻坚时期。”刘永富坦言,目前中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按照中国现行贫困标准还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问题程度深。
许多减贫专家认为,中国的减贫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因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任务异常繁重。
“不抓物质条件的脱贫是无法脱贫的,仅仅抓物质条件的脱贫是难以从根本上脱贫的。”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认为,绿色的发展和绿色减贫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是生态建设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需要大学、企业、政府等共同研究。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认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贫困相结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针对当前的扶贫形势,中国正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包括“移民搬迁扶贫、光伏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三项“绿色减贫”工程。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一系列的举措和实践,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中国正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脱贫以及扶贫体系,将会获得更加完善的效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阿兰·诺德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