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户“炒股热”烧至香港 股市泡沫引担忧
在“炒股热”烧到香港的同时,许多人也开始对本轮股市上涨中的泡沫迹象产生担忧。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4日报道,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中国内地股市的水涨船高,香港股市相对的低估值令港股成为了众多中国散户投资者们聚集的“新洼地”。然而,在“炒股热”烧到香港的同时,许多人也开始对本轮股市上涨中的泡沫迹象产生担忧。以下为文章摘编:
孙树明简直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在香港联交所(SEHK)大厅,对着一大堆按着快门的摄影师,他一手高举一杯香槟,另一只手则竖起大拇指,满面笑容。孙树明经营的券商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的股票上周五早上挂牌上市后瞬间飙涨了40%。
广发证券选择了一个绝佳的上市时机——香港股市成交数据在这一周刚刚创下新纪录。中国内地投资者突如其来的数十亿美元资金,将香港股市推高至7年多来的最高水平,也让联交所的成交量打破了过去的一切纪录。
上周四,香港股市成交金额达到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总和的两倍多。涌入这座城市的资金如此之多,以至于香港货币当局不得不入市干预,以捍卫港币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
广发证券这样的券商是这一轮飙涨的最大受益者。海通证券(Haitong)仅一周之内上涨了近40%。中国最大券商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则上涨了四分之一。香港股市运营商——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Clearing,简称港交所)的市值上升了三分之一,至36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交易所。
上周股市的飙涨狂潮可能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中国散户投资者眼下只不过是在向国际市场发起第一次进军。他们也从境内带来了点儿东西——炒股热。
33岁的李胜男(音译)是上海一家消费品企业的销售助理,她不久前打电话给朋友寻求投资建议。她想知道是否该用自己的公寓做出一笔抵押贷款,用这笔资金来投资中国红火的股票市场。
“我之前从来没有炒过股,但3月以来,我的朋友和同事似乎都赚到了钱,所以我坐不住了,”她说。
在股市多年表现惨淡后,如今中国人对股市的信心却声势浩大地回归了。储户从房产、存款和理财产品中置换出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希望在股市中赚一笔快钱。
去年7月开始的一波反弹行情,上周五将上证指数推高至2008年初以来从未出现过的4000点以上。过去6个月,股市已经上涨了68%。“在中国储户的心中,股市已经作为一股真正的力量卷土重来,”澳洲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在一份简报中写道。
然而,泡沫的迹象正在显现。中国主要证券结算机构的最新数据表明,仅3月投资者就新开逾480万个股票交易账户, 4月的头两天新开账户数达到近100万。这些账户基本上代表了像李胜男这样首次进入股市的投资者。
融资余额(券商借钱给投资者炒股)的激增,也暗示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上周三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总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是6个月前的2.5倍。
“我们看到很多不懂股票,也不懂如何判断风险的人匆忙入市,”深圳对冲基金公司上善若水资产管理公司(Front Sea Asset Management)的投资总监侯安扬说,“我们对此深感忧虑,但却无能为力。每一次投资周期都是如此。受伤的总是小投资者。”
上一个市场周期让散户投资者格外受伤。2007年10月,上证综指飙涨至6124点,创下历史新高。在截至那个月的一年里,上证综指上涨了两倍多。在之后的一年之内,该指数又暴跌至近1800点。接下来的7年散户投资者都在自行疗伤。
这一轮反弹的背景截然不同。2014年是中国经济24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但投资者依然找到了购买中国股票的理由:沪股估值远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
然而现在这笔买卖似乎不那么划算了。由国有银行和能源企业主导的上证综指股票目前预期市盈率约为15倍,比去年夏天的7.5倍翻了一倍。
目前估值泡沫更大的股票出现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科技行业。北京方面推动经济由浓烟滚滚的传统工业向创新和服务业的转变,让投资者确信科技企业的增长是板上钉钉的。中国与纳斯达克(Nasdaq)类似的初创企业板块——中国创业板(ChiNext)如今的预期市盈率是49倍,比纳斯达克的21倍高出一倍多。据彭博(Bloomberg)调查,中国股市估值比美国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的估值还要高。
技术只是几种流行的股票“概念”——券商用于激起投资者兴趣的投资主题——中的一个。
其他人则密切关注“一带一路”之类的政府政策倡议。“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的宏大计划,通过为整个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促进外国对中国工业产出的需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基于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望为中国的铁路机车制造商、港口运营商以及发电商带来生意。
另一个流行的主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主导着金融、能源以及电信业,但是它们的回报率远低于对手私营企业。
两家国有铁路机车制造商——中国南车(CSR Corp)和中国北车(CNR Corp),同时成了这两个概念的宠儿。进入2015年以来,这两家企业在上海证交所的股票价格上涨了逾两倍,如今的市盈率超过50倍。
尽管出现了泡沫迹象,但分析师和投资者预计中国股市至少在短期内还将继续上涨。他们还把银行股等估值仍然与全球同类股票相当的大盘股,与投机驱动的科技股区分开。
“一些股票的估值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你看看资产配置,股市收益率仍然高于债券以及房地产,所以我认为此轮上涨还将继续,”供职于上海某排名前5的券商的一名股票交易员称。此种信心还源于致力于支撑起经济的央行政策。去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PBoC)已经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并且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这样的宽松政策令人不禁将现在的中国股市与2010年和2011年的美国股市相比,当时尽管实体经济仍然低迷,但宽松的头寸促使美国股市大涨。
上周,中国股市的热度终于传导到境外了。市场老手称内地投资者只不过转战更便宜的市场了,毕竟内地股票对港股的溢价已达到35%。“中国这只压力锅已经汇聚了不少压力,”汇丰(HSBC)对冲基金销售主管蒂姆 弗兰克斯(Tim Franks)称,“这是将那部分压力从系统中释放出来的一种方式。”
有人看到了北京那只“有形之手”在行动的迹象。上周,新华社旗下《中国证券报》刊登了一篇以《走!买港股去!》为标题的文章,称促使上周成交量猛增的是证监会允许公募基金借道沪港通投资香港市场的决定。去年11月启动的所谓“沪港通”交易计划,使得内地现金进入香港成为可能。该计划让国际资金能够自由得多地投资沪市,也让内地投资者首次得以投资香港股市。
直到上周前,内地投资者大多选择不进入香港股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沪深两市。但是上周三,香港公共假期结束后开市的第一天,港股通105亿元每日额度首次用完。周四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港交所日成交金额被推高至370亿美元——是去年每日平均成交金额的4倍以上。
“这几天几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涨,我交易的时候甚至不用怎么思考,”一家主要资产管理公司驻香港的一名交易员称,“我们的好时候到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是昙花一现还是新时代的开始。香港交易所的高管已经在谈论上调每日额度以让内地更多的资金流入港市的问题了。“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有的是钱赚,”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Charles Li)称,“狂欢还将继续。”(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