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需要众多“中国工匠”

21.03.2017  13:03

如果没有一批高技术的工人,中国要想建成制造强国,也是一句空话。”3月19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之“中国制造2025与推进结构性改革”分论坛上,面对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郭台铭对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吐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如是说。(据3月19日澎湃新闻网报道)

在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的当下,不少企业家仍像郭台铭一样发出对高级技能人才的渴盼,如此“抱着水缸喊渴”,无非是因为“水缸”里的“”已不能很好地“解渴”。高级技能人才的匮乏,不是单个企业的困境,而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一个明显短板。

高级技能人才在中高端制造业中有多重要?几年前,有媒体报道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项军工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中物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科研人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做什么实验、调什么参数,都需要向同组的高级技师请教。而在制造环节,无论多好的产品设计,都需要高技能人才去实现。

在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发言中,一组数字再次被提及: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40%,德国则达到5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高级技能人才占比差距如此之大、人才缺口如此之巨,已经成为我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迈向制造强国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从回答“圆珠笔之问”,到化解“马桶盖的尴尬”,再到满足人们的“电饭煲需求”,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需要大批“中国工匠”的支撑。而破解高级技能人才匮乏的瓶颈难题,首先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去年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共同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并于今年2月印发,其目的正是在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相关要求,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可以预见,随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落实,越来越多“中国工匠”将不断涌现,推动中国制造进入质造、智造时代。

同时,弥补1000万人的高级技工缺口,离不开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偏低,高级技能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可与体现,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投身技能岗位,“博士硕士满地跑,高级技工难寻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氛围,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呼吁,而必须体现于相应的社会待遇、激励机制之中。近日,广东省中山市新增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高级技师魏海翔成功入选——高级技能人才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导向——当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工资报酬、职称评定、社会地位等方面不断向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技能岗位,制造强国的崛起也就有了充足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