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怎样影响河北省的钱袋子
河北网讯(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钟时音)这是中国人民银行50多天时间里,第二次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此项政策将怎样影响河北省的钱袋子?
定向降准=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是定向降准?定向降准,即包含指定部分金融机构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个意思。
河北银行董事长乔志强告诉记者,与全面降准有所不同,定向降准并非针对所有商业银行。根据央行政策,“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
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较上一次定向降准力度明显加大。与大银行不同,这些商业银行的客户相当多一部分属于中小企业,央行这一政策就是要着力于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降准,河北省将释放更多资金助农支微
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河北省或将释放更多资金助农支微。
为何这样说?因为我国银行业实行的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打个比方:假如存款准备金率是8%,那么,商业银行若吸收了100万元的存款,则要拿出其中的8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存于央行,剩下的92万元可以由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而如果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那么存于央行的资金将由8万元下调至7.5万元,可用于放贷的资金也随之增至92.5万元。
据省农信社官方网站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农信社多渠道推动旺季资金组织工作,截至3月底,各项存款余额在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率先突破8000亿大关,达到8127亿元,比年初增加510亿元,增量为历年新高,进一步夯实了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
比较两次定向降准,第一次明确只针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这次则仅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很明显,两次降准定向明确,即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特别是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加这些领域的资金流动性,从而以更低的利率更快地拿到贷款解决经营上的资金需求。
“定向降准是一项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既要保持货币总量适度稳定增长,又要大力支持具有真实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企业,尤其是对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微型企业。”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
定向降准并非全面宽松
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可以说,我国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到定向降准的通道,不过,此举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全面宽松,我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央行表示,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专家指出,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与“全面降准”不可同日而语,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它属于“微刺激”和“点宽松”,不会对货币投放造成根本性的影响,更不会推动相关资产泡沫的膨胀。这一制度安排类似于央行动态差别准备金率调整机制,属于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体现出央行更加着力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当然,定向降准的政策是否发挥效用,关键还是要看金融机构是否将所释放的资金真正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否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其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抓住政策机遇,让更多资金向支持省内实体经济倾斜
“2014年河北银行将继续完善涉农和小微服务,抢抓国家定向降准等系列政策支持机遇,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乔志强表示。
近几年,河北银行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在省金融办指导下,坚持创新,强化服务,优化结构,将有限的政策资源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优先满足“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从2011年至2013年,该行涉农贷款从72.96亿增加到179.4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6.85%,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提高了14个百分点;小微贷款从86.46亿元增加到207.0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4.75%,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提高了11个百分点。
预计今年底河北银行县域支行的数量将近60家。乔志强表示,将充分挖掘国家对涉农和小微金融倾斜政策的空间和释放出的能量,充分发挥在服务小微上的传统优势、专业优势、效率优势,切实按照信贷政策导向要求,“十二五”末,中小微贷款投放占比将超过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