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战歌 吹响号角
曹火星(右)与平山群众剧社战友在演出
歌曲《歌唱二小》、西战团创作的《战地木刻》(记者藏)
石家庄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在这里打响,平山团被誉为“铁的子弟兵”。除了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游击队之外,当年石家庄还活跃着一支文艺大军,解放区著名的文艺团体——西战团、联大文艺学院、抗敌剧社、群众剧社都主要活动在石家庄一带。
大批抗战文艺名家在石家庄创作演出了众多佳作,如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沙飞的抗战摄影、田间首部叙事诗《亲爱的土地》等经典作品传遍神州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石家庄也由此成为敌后抗日文艺发展最活跃的中心。
□本报记者 箫玉
抗战音乐:
红色金曲传神州
老一辈的人大多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到9月16日这一天,广播电台就会播放《歌唱二小》这首歌,并说“今天是王二小牺牲的日子,我们播送这支歌来纪念他。”小英雄的形象在人们脑子里扎下了根。歌曲的原型来源于“平山县一个放牛娃”的故事:1941年9月16日,平山县一个放牛娃,十三岁的王二小,早晨去山坡放牛时,把进山“扫荡”的一队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突然我伏兵四起猛攻,把那队敌人全部歼灭。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日寇的刺刀下,隐蔽在附近山沟里的干部和老百姓几千人得救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传到每个村庄、每个机关、每支部队,大家含着眼泪,颂扬二小放牛郎。1942年元旦,《晋察冀日报》副刊上发表了音乐家劫夫与诗人方冰创作的颂歌《歌唱二小》,迅速在广大群众中传开。英雄王二小牺牲了年幼的生命,可是,“他的脸上含着(歼敌)的微笑,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颂扬王二小的抗战爱国歌声,常年激励着奋进的人们。
另一首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名曲《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和“三光”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晋察冀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在平山首先唱响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当年,这首《八路军进行曲》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的上空。几十年来,这首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战斗、成长、夺取胜利。歌曲的作者就是我市辛集人公木,他也因此获得了“八路歌手”的荣誉。1942年5月2日,公木应邀到杨家岭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刚刚走到会场门口,鲁艺副院长周扬向站在那儿的毛主席介绍说:“这是《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作者公木。”主席微笑着紧紧握住公木的手说:“写兵好,唱兵好!你写得好呀,今后多写些。”
曹火星是我市平山籍著名作曲家,1938年他在根据地平山参加群众文艺团体——铁血剧社(群众剧社的前身),投身抗日文艺工作。1940年11月,剧社全体成员集中到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学习,这里汇集了众多解放区知名艺术家,院长是著名诗人沙可夫,音乐家吕骥任副院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曹火星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音乐理论,还写词谱曲,开始进行音乐创作。1943年10月,他随群众剧社小分队来到平西新区火热的群众斗争中,为儿童团打霸王鞭编写了一组歌曲,其中第5首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经问世,短短半年之间便传遍晋察冀边区。之后,又随着解放大军的步伐,歌声如滚滚洪流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抗战诗歌:
群星璀璨耀太行
诗人田间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是左翼作家中的一名年轻战士。抗日战争期间以“擂鼓诗人”的战斗姿态登上诗坛,被誉为“时代鼓手”。当时晋察冀的诗歌特别是田间首倡的街头诗运动十分活跃,几乎村村的墙上都贴着诗。他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坚壁》等著名短诗激励着千百万青年拿起武器,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斗争。
《亲爱的土地》是田间进入根据地平山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由当年“铁流社”油印出版,发到部队、地方的诗歌爱好者手中,大家都如获至宝。诗人钱丹辉在序中称这部长诗“相当完整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新土地,具有新的感情”。1939年秋天,田间作为战地记者参加了贺龙将军指挥的著名的灵寿陈庄歼灭战,《山中》一诗所写就是田间的亲历印象:“师长飞马上山/谁也不曾听见/那马蹄一响/他已来到山间/……将军背倚岩石/冷笑变成欢笑/抽烟闲谈中/打完大歼灭战。”短小的诗句,自由的诗体,即夸张又真实,将军威武骁勇的形象,跃然纸上。
几年前,记者曾应邀赴京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田间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并捐献自己珍藏的1949年版“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之田间长诗《赶车传》,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代表现代文学馆接受捐赠,还颁发了馆藏证书。在那次纪念田间同志百年诞辰的盛会现场,悬挂着记者代表石家庄市诗词协会题写的贺诗条幅:“当年擂鼓誉诗坛,浴血太行笔剑寒。多难兴邦传号角,幽燕诗魂今又还!”
在烽火连天的晋察冀战场上,和田间并肩战斗的还有邵子南、曼晴、魏巍、丹辉、鲁藜等一大批优秀诗人。邵子南主编的《诗建设》,丹辉主编的《诗战线》,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著名作家、诗人魏巍在平山创作的《滹沱河》是他进入晋察冀的第一首名作;在抗战诗坛独树一帜的商展思1941年在平山创作的《私语》至今被人们传颂;当代杰出诗人郭小川早年所写的《滹沱河上的儿童团》一诗中,成功地表现了平山军民的战斗生活。
《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擅写旧体诗词,他在成立“燕赵诗社”的缘起中写道:“古来燕赵,豪杰所聚,慷慨壮歌,千秋景慕。方今板荡山河,寇氛未消,黎明前夜,国难犹殷……诚宜昂扬士气,激励民心,以燕赵之诗歌,作三军之鼓角。”邓拓的不少诗作都被广为传颂,脍炙人口,如《勖报社诸同志》诗:“笔阵开边塞,长年钩剪风。启明星在望,抗敌气如虹。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入关东!”“滹沱河畔订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如此年时如此地,人间长此记深情。”这首名曰《心盟》的小诗,是1942年春天,邓拓和丁一岚在滹沱河畔定下终身誓盟之后,邓拓在西柏坡写下的一首充满炽热感情的爱情诗,这也是红色圣地西柏坡诞生的第一首名家诗作。
抗战戏剧:
史诗巨制叹奇观
在晋察冀文艺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一幕中外戏剧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观。那是1941年的7月1日,在边区第二届艺术节上,平山陈家院附近的原野和山岭中,上演了有两万多人参加的群众大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员前进》。一时间歌声在太行山的群峰中回荡,数以万计的火把照亮了每个演员的脸庞。后来驰名国际影坛的大导演凌子风,在这幕大戏中出演了统帅千军万马的聂司令员。当然,凌子风只是“西战团”造就的艺术群星中的一颗。
“西战团”是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的简称。1938年由延安开赴晋察冀边区,它集中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抗日的优秀作品,丁玲、周巍峙先后任团长。1940年晋察冀边区文艺界为纪念十月革命23周年,由西战团等文艺团体联合演出了苏联话剧《母亲》,成为在敌后上演第一部大型外国剧,在边区军民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还引发了文艺界关于“演大戏”的热烈讨论。
1941年,晋察冀边区举办了第二届艺术节,演出地点就设在平山陈家院村南的河滩上。艺术节上,最轰动、人数最多、最大的节目,自然就是万人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员前进》。这是一个大型活报剧,以山川为背景,一切都搞实地实景,充分反映晋察冀边区人民在聂司令员的领导下,抗敌斗争的革命精神。西北战地服务团独自担负不起这个超大型的演出任务,于是联合了联大文工团、抗敌剧社及各分区剧社共同演出,而且动员了部队和驻地群众既当演员又当观众。
夜幕降临,凌子风已化装好,周围的人没一个看出他是凌子风,都以为是聂司令员亲临现场了。随着导演下达演出开始的命令。半山腰顿时燃起了数以万计的火把,把群山照亮,把每个演员的脸也照亮了。火把周围闪动着无数正在耕作的农民的身影。山沟里,响起了有节奏的雄壮的战歌,红旗在山头上飘扬。聂司令员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走在前面。后面跟随着整齐的战士队伍,他们慢慢地前进,前进。一时间,原野和山峰中歌声四起,篝火熊熊,宏伟壮观的场面久久不能平息。
在描写石家庄和平山抗战故事的话剧中,《戎冠秀》无疑可以称为代表作。戏剧家胡可1937年秋参加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后参加八路军,他创作的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多幕话剧《戎冠秀》,生动的表现了人民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深情。该剧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胡朋扮演主人公戎冠秀,她把戎妈妈处变不惊的神态、果断豪爽的性格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直到抗战胜利后,话剧《戎冠秀》还在城乡各地演出,很好地宣传了军民关系。
红色经典《白毛女》是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平山县是白毛女的故乡,《白毛女》的故事最早流传于平山一带西部山区。连毛泽东从陕北来平山时都说过:“我们就要到白毛女的故乡去了。”也难怪后来拍摄电影《白毛女》的外景地就选在了天桂山,而编剧杨润身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著名的平山柴庄剧社创始人。他身兼学校教员、剧社社长、编剧、导演等多种职务,将小小的柴庄村剧社打造成了晋察冀边区乡村文艺的一面旗帜。
抗战散文:
《冀中一日》血火情
1941年,位于石家庄东部平原的冀中区军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冀中一日”写作运动,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学活动的突出热潮。《冀中一日》的编辑出版距今也已整整70周年,“它真实地表现了冀中根据地斗争生活的整个风貌,表现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时代”。1941年初,冀中区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考虑到要更好地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史实,从高尔基主编《世界一日》、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受到启示,向冀中文化界明确提出组织写作《冀中一日》的要求。这一倡议,得到冀中党政军民各机关、团体的热烈拥护。
写作《冀中一日》的时间确定为5月27日,因为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更能真实代表冀中军民的生活和斗争。到了5月27日这一天,能动笔的人都动笔写作,据统计,亲自动笔写稿者有十万人。石家庄地区的深泽、无极、束鹿、藁城各县干部、民兵、妇女、儿童都有不少人参加了这一写作运动。不能动笔的请人代笔,许多不识字的老大爷、老大娘,也都热心参加了这一写作运动。各地送往《冀中一日》编委会的稿件,要用麻袋装,大车拉。打起仗来,还得用大车拉着打游击。
《冀中一日》这本书的问世,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大事。1941年初版时,程子华同志写了“题词”,他说:“《冀中一日》是冀中党政军民各方面有组织的首次集体创作,是大众化文学运动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战线上进军的一面胜利的战旗。”当年一些著名作家王林、孙犁也加入到《冀中一日》的编辑行列,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冀中一日》全书约三十万字,由二百多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汇集而成。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鬼蜮魍魉”,控诉日军残酷的暴行;第二辑“铁的子弟兵”,写武装斗争和我军的生活;第三辑“民主、自由、幸福”,写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第四辑“战斗的人民”,反映群众在党领导下的英勇斗争。
《冀中一日》写作运动虽已过去了70多个年头,今天重读那一篇篇短小、朴实、精练的散文,仍旧显示了群众的智慧和创作才能,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书,是千万抗日军民用血泪写成的一份真实的战斗记录,是,部杰出的历史文献,成为燕赵大地上永远矗立的一座红色丰碑。
抗战美术:
《战地木刻》重现身
鲁迅曾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抗日战争时期,以木刻为主的版画成为革命美术的主要形式,解放区画家创作了大量的木刻作品,以艺术融于革命事业之中,发挥了版画独特的战斗力量。
记者多年来专注解放区美术的搜集研究,终于在2012年寻访到一本《战地木刻》,可谓如获至宝。此书是1942年,晋察冀边区西北战地服务团在灵寿县油盆村出版的,也是目前所见到的解放区最早抗战木刻集。从这本版画集的风格来看,无疑是上世纪40年代的抗战木刻精品。作品的画风很淳朴,不带有任何矫饰色彩,作品的场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这是后人模仿不来的。现存的那个年代的木刻集极少,目前包括河北美术馆在内的专业美术机构,没有收藏到解放前出版的木刻集。画集里面的作品基本上也都第一次发现,在解放后出版的版画书籍里从没有见过。因此,美术界专家认为,这部《战地木刻》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填补了河北革命美术史、边区出版史上的一段空白。
《战地木刻》共收入晋察冀边区木刻20幅,作品简洁而流畅的线条,夸张而协调的造型,传统与现代在这本木刻版画上完美融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独特魅力。里面收录了古塞、徐灵、李劫夫、李又人、吴坚等西战团艺术家的作品,均是黑白色的木刻版画,其中都是解放区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抗战的场景。其中,李又人的一幅《水磨》木刻反映了当时晋察冀边区利用水力发展生产,和边区人民的生活改善。古塞的作品《憩息》的画面,则是八路军战士在一株大树下草地上轻睡,远处是战马等吃草的场景,再远处是农舍小屋以及晃动不清的人影,表现了古塞充满诗一样的遐想构图。虽时隔多年,但集子除封面略有水渍外保存完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在偏僻的太行山区,出版了这么精美的木刻集,的确是今天无法想象的。
在当年灵寿出版的《战地木刻》中有一幅《识字测验》,上面有四名少年趴在桌子上学习,署名是少年队郝汝慧。如今已86岁高龄的原辽宁省文化厅厅长、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郝汝慧,他得知自己的作品还留存于世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记得那是1940年的夏天,他才14岁。看古塞老师做木刻很喜欢,缠着让他教自己。当时他是西战团少年队美术组的组长,学东西很快,连学带刻不到一天就完成了这部巴掌大的作品。后来,他跟随西战团到延安,再后来再也没做过木刻。这是他平生的第一件木刻作品,也是最后一件。郝汝慧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次见到72年前的作品,还保存得这么完好。
2012年,为纪念“七七”抗战75周年,石家庄市博物馆特邀记者举办“抗战木刻文献展”,见证了抗战期间版画发挥的独特社会功用。在展览期间,本报组织十多位知名专家评委,投票确定了《夺回我们的牛羊》(沃渣)、《收复井陉煤矿》(彦涵)、《戎冠秀》(娄霜)、《号角》(秦征)等十件佳作当选为“晋察冀十大抗战木刻经典”。抗战木刻经典评选在河北美术界还是第一次,为深入挖掘、研究燕赵红色美术和抗战木刻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战摄影:
经典瞬间成永恒
石家庄是沙飞红色摄影的摇篮,诞生了摄影史上的奇迹《晋察冀画报》。沙飞所拍摄的著名作品《送郎打东洋》《将军与孤女》《白求恩做手术》……更是成为抗战摄影经典。1937年12月,沙飞赴八路军115师采访期间,要求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并任命沙飞为我军第一个专职摄影记者。1939年2月,由沙飞任科长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在平山蛟潭庄正式成立,这是人民军队的第一个摄影机构,还举办了解放区第一个摄影展。当时的八路军战士不明白沙飞手里拿的黑匣子是做什么的,可后来他们在《晋察冀画报》上看到自己被印刷在纸上的形象之后,非常激动,特意为沙飞编了一段顺口溜:“南蛮子,瘦个子,腰里挎个黑匣子,他为军民留影子。留影子,洗片子,军民看了照片子,齐心抗日打鬼子”。
记者十多年来采访了沙飞的众多战友学生和子女亲属,并参与编导拍摄了电视专题片《沙飞与石家庄》,其中专门介绍沙飞创办了世界摄影史上的“奇迹”——《晋察冀画报》1942年7月7日在平山碾盘沟诞生。聂荣臻司令员亲笔题词:“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地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晋察冀画报》在世界摄影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延安《解放日报》称赞这是一种“开拓与创举”。国民党统治区群众赞扬画报创刊,是抗日根据地的“一种奇迹”。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大规模破袭战,即百团大战。作为随军摄影记者,沙飞在井陉县洪河漕村拍摄了极其珍贵的历史图片“将军与孤女”。当时,八路军三团在东王舍车站解救了两个日本小女孩,一路精心照料,从普通战士到聂荣臻将军对敌国遗孤的行为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沙飞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以一个新闻摄影记者敏锐的观察力抓住这个意义重大的历史题材,为中日友好留下千秋佳话。从沙飞的许多摄影佳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对石家庄人民的热爱,像著名的《送郎打东洋》,表现了平山老区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运公粮》、《救伤员》等凸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沙飞除了拍摄革命文豪鲁迅、国际友人白求恩之外,把镜头更多地投向了人民军队的普通士兵——百团大战围攻井陉矿区的爆破手、120师灵寿陈庄战斗的机枪手、挺进冀西的八路军骑兵营,沙飞的确不愧为从石家庄走来的“抗战摄影第一人”。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