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政府智库:目前中关村不考虑外迁

14.10.2014  02:16

   (原标题:中关村不考虑局部外迁)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创新的主阵地,中关村的动作备受瞩目。围绕中关村是否外迁、如何打破区域和体制桎梏,实现产业创新有效合作和分享,正在成为中关村企业和整个京津冀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的新课题。截至目前,中关村已与津冀多地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初步完成了合作框架,但仍未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甚至有外界称中关村产业要局部外迁。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他表示,目前中关村不考虑外迁,进入下一步合作实施阶段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合作框架初步完成

  在采访中赵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关村的定位是创新源头,是一个创新标志,京津冀一体化大趋势下,许多城市不约而同开始谋划如何从创新的中关村汲取营养。据悉,河北廊坊、承德、唐山等城市的大批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关村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方面也给予了很多回应,签订了很多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框架初步完成。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中关村与河北廊坊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政府,天津滨海新区、宝坻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有合作关系的达1000家以上,设立分支机构的269家,占在京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关村企业总数(1674家)的16.1%;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关村企业有159家,占在京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关村企业总数的9.5%。其中承德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一期建设已经启动,取得显著效果;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规划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2014年启动基础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空间、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

  同时赵弘也表示,中关村作为我国高新技术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首当其冲成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领跑者。目前,虽还没有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但中关村与津冀各地的合作已先行,框架已初步完成。由于北京可以转化的资源有限,所以未来中关村仍主要以和津冀各地方进行功能性合作为主。

   仍受交通和公共服务限制

  “目前进入实施操作阶段的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周边的交通和公共服务体制。现在谈到京津冀一体化合作,很多人寄希望于计划经济思路,把企业和机构搬出去发展。但我认为这种思路不现实,我们首先应该把交通一体化建设起来,比如建设市郊铁路、创新公共服务政策;另外,还要减少北京和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落差。创造条件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这样就会有很多人选择到我们周边创业、发展。我们这些企业和机构也有可能会选择到津冀地区发展。但是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具备,急于求成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赵弘表示。

  除此之外,赵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内因是中关村不考虑外迁的重要因素,只考虑与周边进行功能性合作。“中关村的企业都是一些民营企业,政府对它们并没有任何约束力,只能引导、倡导和鼓励这些企业到津冀这些地方去发展。以目前的形势看,企业外迁发展的条件还不具备。”其实民营经济相对薄弱也解释了一直以来外界对京津冀区域发展滞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的原因。赵弘说:“京津冀地区的民营市场经济不发达,不如长三角、珠三角活跃,经济产业基础也比较差。

   打造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中关村参与京津冀一体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于中关村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的下一步发展计划,赵弘在“中关村指数2014”的发布会上指出:“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进三地转型升级,中关村会重点选择一些条件好、区位好、能够尽快见成效的园区优先开展合作,逐步扩大范围,点面结合;还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参与优化分工来合作,政府创造条件,市场发挥作用,两者形成合力。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创新的领跑者,中关村尽管还没有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但其对外的辐射效率、对津冀地区的带动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据统计,中关村现有341家总部型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387家分支机构;流向津、冀地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亿元。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中关村参与京津冀创新合作,不是简单地输出几个项目、几个人,也不是传统地共建产业园、招商,而是共同营造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适合创新创业的环境。”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需要跳出中关村看中关村,从中关村要看到众多个中关村,由点及面,循序渐进。

新闻加点料

   什么是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

  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6月,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改委和中关村管委会四家单位联合发起、共同建设的专业化、高水平研究平台。该机构对中关村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持续和高效的研究,为中关村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