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女白领不想生育 怕影响事业
母亲节快到了,职场妈妈有考虑生二孩吗?某招聘网站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根据回收到的过万份有效问卷统计得出,近六成女白领表示不想生“二孩”,超过七成的人不会考虑做全职妈妈。不仅如此,近三成女性直言所在单位没有为白领妈咪提供任何福利,这些女白领们在生育期间最担心“职位被别人顶替”,最迫切的需求是“可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
数据
怕影响事业, 近两成受访女白领不想生育
根据某招聘网站新鲜出炉的调查数据显示,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当中,有58.71%的人不想要“二孩”。值得注意的是,在未生育的女性中,有两成人表示不想要小孩。
数据显示,不想生“二孩”和不想生育的女性主要是80后、90后。不想生育的主要原因包括“抚养孩子费用太高”、“时间、精力不够”和“担心影响工作、职业发展”等。从不同年龄层次来看,超过六成的80后主要担心“抚养孩子费用太高”,过半的90后则更担心“时间和精力不够”。
调查显示,超过95%的女性受访者认为生育会对女性的职场发展产生影响。近七成的女性最担心生育期间会发生的职场变化是“职位被别人顶替”。
福利难保障,最需“可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
调查显示,生育后,有24.21%的女性认为“薪酬下降了”,有26.59%的人认为“地位下降了”。七成女性认同,职场女性在生育期间的人际关系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更愿意和同为父母的人交流”。仅有不到两成的女性赞同职场妈妈“在单位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尊重”。 不过,这并意味着女性生育后在职场会被孤立,因为只有16.03%的人表示职场妈妈会“更加难以融入集体”。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4.43%的女性表示单位会“不加班”,有33.73%的女性表示单位会“不以任何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哺乳期女性迫切需要的哺乳室,仅有13.3%的女性所在单位可以提供,同时有29.39%的女性表示单位不会为职场妈妈提供任何福利。重返职场的白领妈妈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调查显示,女性生育后职场需求排名榜首的是“可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其次是“8小时工作时间外,家庭第一位”等。与此同时,超过七成的女性表示不会考虑做全职妈妈,主要原因有“生活压力大,丈夫的收入不够生活”、“脱离社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对事业的追求和理想”等。
通过调查显示,仅有11.68%的女性认为全职妈妈重返职场“没什么难度,很快就能适应”。近九成人认为有难度,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克服起来并不难”。
观点
女白领:为“二孩”无奈辞职或转工
生育后的女性跳槽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在生育前,受访女性选择职位优先考虑的前三项因素分别是薪酬、职位和工作环境。生育后,她们最先考虑的是上班远近、薪酬和工作强度。近八成的90后女性表示,生育后最有可能作出的职场决定是,“因为工作地点离家太远而选择换工作”。此外,有超过三成的人表示“因为家庭原因拒绝有挑战性的工作”。
“怀孕前才报了外语强化班,什么计划都泡汤了。”在广州工作多年的白领林女士说,此前,为了竞聘外企高薪职位,她花费近两万元报了珠海的外语培训学校,结果却因为小孩的突然降临不得不辞职待产。从小孩出生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重新工作的她已经跳了两次槽。“前两家单位离家太远,做了不到一年就辞职了。现在的公司附近有地铁,上班回家比以前方便。”在她眼里,照顾家庭尤其是多陪陪孩子比工作和收入更重要,想在二者之间做到不失衡很难。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她一度纠结要不要生,房子、车子、孩子,如果还加上“二孩”,这些令月入过万元的她“压力山大”:“只能先看看能不能找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攒多些奶粉钱再考虑。”
“收入和生活压力都是问题,但我们很想要‘二孩’,不想因为其他问题纠结。”80后的涂先生说,他有个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在“全面二孩”实施前,他已经在着手准备迎接“二孩”的到来,他的妻子面临生育“二孩”和工作的取舍,毅然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安心在家调养身体。“她上班很辛苦,早出晚归,工作时间长,压力也大,而且年龄也比较大了,考虑到要生二孩和身体健康选择了辞职。”涂先生说,“二孩”是他俩期盼了好久的,工作还可以慢慢再找。
企业:女性难享“每天一小时哺乳假”
尽管相关调查显示,有过半受访女性表示所在单位会提供“每天一小时哺乳假”,但记者从本地一些企业了解到,为哺乳期女性提供此福利待遇的企业不多,提供“哺乳室”乃至“托幼”服务的则更少。
“上班比较远的女员工,即使有一小时也不够,所以很多人宁愿带着吸奶器和冰袋在工作间隙挤奶,下班再带回去。”天河区一互联网公司HR吕小姐表示,她所在的公司对生育期的女员工另有“福利”,“对休完产假回来上班的女员工,公司会发500元的现金红包。”
调查还显示,仅有13.3%的女性所在单位会提供哺乳室,更有近三成人表示单位不会为职场妈妈提供任何福利。吕小姐表示,没有安全私密的场所,“背奶族”妈妈只能跑到洗手间、更衣室解决,既尴尬又不方便。而能够提供幼儿托管服务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毕竟幼儿托管是需要投入资金和专业人士的,所以这样做的企业很少”。(记者 朱清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