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改善服务从制度化信息化发力
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完成三年计划,患者满意度上升,各大医疗机构晒出了一张张有分量的“成绩单”。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再次吹响号角。谈及此项工作,代表和委员有不少心里话要说。
服务品质提升
“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品管圈等管理手段,简化患者看病就医流程、减少等候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看病就医的便捷程度。”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认为,第一个“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徐丛剑结合该院实际情况表示,过去几年间,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的软硬环境都得到了切实改善。他更为看重的一点是,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医院中得到了深入贯彻,“这是我们医疗卫生行业不忘初心的根本所在,通过持续教育和环境熏陶,这一理念在年轻医生中已根植于心”。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说,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8%,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2%。“这说明患者的就医体验变好了,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感受到越来越舒适、便捷。”
胡豫指出,改善医疗服务中有两个重要的抓手,分别是医务人员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在他看来,医务人员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品质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同等重要。而信息化手段在流程改造中,能够缩短等候时间、简化就医流程。
“改善医疗服务,不仅要改善就医环境,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品质,包括医疗质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认为,改善医疗服务有着多重深刻的内涵。王建业以微创技术为例,指出医疗技术发展对改善医疗服务有深远的意义。微创技术不仅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还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让患者一要看上病,二要看好病,三要有良好的就医体验,是改善医疗服务中多个层面的关注点。”
信息化成为倚重手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是目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着力重点。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通过大力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设备升级改造,让“信息多跑步,患者少走路”,还能解决不同医院之间“信息孤岛”问题;而且,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可以推动医疗服务从院内向院外延伸,从治疗向健康管理延伸,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智慧医疗发展带来的便利。
自2月23日开始,江苏省人民医院开通手机可挂“当日号”这一功能,此前想挂当天的号,患者只能早早去排队。现在借信息技术手段,让看病这件老百姓心头的烦心事儿变得更方便、更温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唐金海说,“老医院”要有新思维,支付手段的革新是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医院管理、改善患者服务的重要体现。随着多项信息化举措的相继推出,医院将着力消除窗口排长队现象,节省患者就医时间,缓解窗口压力,给患者带来一个舒适、便捷的就医体验。
杨元庆建议,利用医疗大数据发力疾病预测、定制化治疗等精准医疗领域,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临床辅助诊断系统,提升诊疗水平,降低就医成本。患者不仅可以平等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还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和设备,享受从治疗到健康管理的医疗服务。
关注点应放到院墙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认为,新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需要继续完善结构、组织模式和服务流程。“从长远来看,要将改善医疗服务固化下来,形成模式。”他介绍,患者不动、物流移动,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下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重点之一。
徐丛剑认为,大医院在院内改善医疗服务可以腾挪的空间已经不多,继续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医院应逐步把关注点放到院墙外。他介绍,为切实减少患者到大医院就诊的奔波之苦,同时促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选定25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年轻医生,同时为其配备1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组成团队,在上海市青浦区、静安区的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家门诊,将大医院的专家服务送到患者身边,同时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每个专家团队还有两名基层医生参与,能够带教基层医生,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北京市具有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因此也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不小的就诊压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方来英表示,北京市将着力在打通与基层转诊通道上下功夫,逐步改变目前大部分外地患者无序就医的局面,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技术,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王建业提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应着重建设智慧型医院,从挂号到门诊、住院,患者能在电脑上、手机上实时查看动态;通过大数据的帮助,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建设网络医院,进行远程医疗,开具电子处方。在王建业看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医疗,是新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重点。